本书是一本篆刻技法书,主要收录邓石如小篆体系的作品。针对传统艺术读者和篆刻爱好者。书稿总体分为三个部分,以章节划分,第一部分概论部分对邓石如其人其事、临摹的方法、文房四宝的选择都有详细介绍;第二部分则对邓石如的《白氏草堂记》临帖要点展开讲解;第三部是篆书创作部分,收录了邓石如、吴让之、吴昌硕的数幅二、四条屏篆书作品,并
学习书法的目的在于实际运用,《颜真卿楷书教程(多宝塔碑全新升级版中国书法培训教程)》由路振平编*,从实用性出发,注重基础学习,鼓励创作。本书对楷书基本字体进行详细指导,以名家原拓本为蓝本,经过筛选、归类及特殊的技术处理后,翻制成墨迹,并配以米字格,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并且掌握字形结构以及笔画定位。为了配合书法培训教学和初学
依照汉字的结构规则,即重心平衡、主笔突出以及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合体字进行讲解和练习。1.知识环节:范字图文讲解,坐姿握笔、笔画大全、易错笔顺、汉字的演变、干支计时法、六书、部首常识等。2.练习环节:基本涵盖了所有的练字方法,如双钩、单钩、描红、描点、笔顺描点、部首组合、中宫格对临、背临等诸多方法,还有作者独
译介“四书”的夙望,蒋伯潜从小就有,其倾心血持之以恒,在边工作边提高文化水平的过程中,写就了这部《四书读本》。究竟是什么力量使然,我想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的强大魅力和生命力。本书是学界公认的四书读本,民国时期的国学出版盛典之一,众多著名学者一致推荐。
王国维的《教育学》阐述了他的教育学主张,是中国较早研究教育学的专著。舒新城的《教育通论》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通论类著作的代表之一,特重历史演化与中国教育实际问题。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在“现代”思想指导下,建立了教育原理体系,介绍了教育的理论基础和三种形态,彰显了教育的长远意义。
《国学讲演录》内容包括:小学略说、经学略说、史学略说、诸子略说和文学略说。《国学概论》是章炳麟1922年4—6月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书中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及研究国学的方法,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变,对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评价。
《周易》、《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两部重要的经典著作,然其文简而意奥,一般读者很难读懂,故历来解说纷纭。本书博采诸子及史籍,将各种引证与诠释相应地集于原句之下。对于初学者来说,借此可晓《周易》《老子》的大意;对于研究者,则可省去大量翻检之劳,对研究两书的思想及其研究史极有帮助。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为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作,罗常培先生以传统小学为功底,运用现代语言学,结合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地理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全面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拓展了语言研究的新疆界,开启了中国语言学研究的新思路。
本书是近代佛教史研究的开拓性著作。包含了梁启超撰写的一系列佛教历史和经典的学术研究论文,是中国近代学者研究佛教史的重要成果。在书中,梁启超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和研究方法,解答了中国佛教史的许多疑难问题。这些研究把中国佛学和佛教史的研究推进到了新的水平。
梁启超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