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海内外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新思潮、新视野、新材料、新观点的涌现彻底打破了乾嘉学派以往的传统研究格局。20世纪所积淀的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已成为新世纪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凭借”。有鉴于此,作者对散见于海内外的大量学术期刊和论文集中的20世纪的中文易学研究文献进行
中国思想文化的根柢在儒家,儒家思想文化的命脉是经学,而在儒家五经四书的经典系统中,《周易》雄居诸经之首,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其影响深入到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塑造了中国文化的伟大品格。冯友兰先生曾说,一部《周易》就是中华文明的精神现象学。三千多年的易学文化发展史,成了中国文化发展*代表性的缩影。20世纪的易学处
孟子(约前372—前289),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从事讲学。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
本书主要通过讲述《列子》中的寓言故事,将其中的奇妙哲理用通俗的语言讲述给读者。全书分十篇,从不同的方面讲述天地、讲述人生,给读者一个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
本书介绍了老子的基本思想以及老子所提倡的知其白守其黑、和其光同其尘、无所作为又无所不为的生存智慧。
20世纪初,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海内外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新思潮、新视野、新材料、新观点的涌现彻底打破了乾嘉学派以往的传统研究格局。20世纪所积淀的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已成为新世纪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凭借”。有鉴于此,作者对散见于海内外的大量学术期刊和论文集中的20世纪的中文易学研究文献进
《1900-2009百年易学菁华集成:〈周易〉与中国文化(套装共4册)》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的思想基础存在于中国古代的哲学理论之中,而先秦哲学中,为以后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的,首先是《易传》。《易传》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不断前进、不断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易传》所以能对中国哲学史、中
本书以研究内容分为《<周易>经传》等八类,勾画出“现代研究范式”下的易学研究格局;在每类(辑)中以研究对象(研究之问题、人物等)系文,呈现不同地区不同观点的学术研究状况和*研究方向;在研究对象下以文献发表先后排序,展示易学研究发展的递变和层次感。其中第二条最为重要也*特点,虽然大大增加了编选难度,但是却极大地提高了本
《1900-2009百年易学菁华集成(出土易学文献)(套装共4册)》以研究内容分为《<周易>经传》等八类,勾画出“现代研究范式”下的易学研究格局;在每类(辑)中以研究对象(研究之问题、人物等)系文,呈现不同地区不同观点的学术研究状况和*研究方向;在研究对象下以文献发表先后排序,展示易学研究发展的递变和层次感。其中第二
儒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孕育于古老的中国文化,也深刻地影响和作用于整个中国古代的历史和社会。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私学,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于是形成“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汉书.艺文志》)的儒家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