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小双桥:1990~2000年考古发掘报告(套装上下册)》是一部全面系统介绍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的专题性学术报告。小双桥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北郊亡口山南麓,1990-200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其进行调查、勘探和大面积发掘,取得重要收获。遗址年代大致相当于商代中期;数量丰富类别齐全的祭祀遗存,能
《广西文物考古报告集(1991-2010)》汇集了《广西考古文集》前四集之外于1991~2010年在中文专业期刊发表的广西文物考古调查、发掘资料,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及历史时期各段的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内容包括古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等方面。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前言、定襄青石遗址发掘报告、五台下西遗址发掘报告、五台东冶南街汉墓发掘报告、五台永安唐墓发掘报告。
本书中展现了红山文化玉器珍品200余件,涵盖了迄今为止发现的红山文化玉器的主要类型,以考古发掘与有确切采集地点的馆藏品为主,辅以可靠的国外馆藏与少量私人收藏,代表了红山文化玉器的全貌与精华。
《四川石窟寺大系:夹江千佛岩·四川夹江千佛岩古代·摩崖造像考古调查报告》调查测绘工作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安美术学院中国艺术与考古研究所、乐山市文物局、夹江县文物管理所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工作自2009年11月启动,至2012年2月结束,历时两年有余。本次调查按照1983年王氏对千佛岩造像的编号进行登记测绘和调查,
《阳城汤庙碑拓文选(繁体版)》所记内容涉及乡村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自十二世纪以来阳城人民生活的真实记录。
易晴编著的《登封黑山沟宋墓图像研究》通过对中原北方地区北宋砖雕壁画墓成熟形态的墓例——河南登封黑山沟北宋砖雕壁画墓的图像及其图像构成方式的释读,以图像在墓室空间中所处位置的意义为问题的切入点,考察图像形成的历史脉络,注重观察唐宋丧葬仪式中方位观念的运用以及北宋民间“礼从宜,事从俗”的丧葬观念在墓室图像中的具体显现,从而
《名砚辨》由吴笠谷所著,本书分《刍议编》、《杂俎编》两部分。《刍议编》诸文,主要按年代先后考析古代名人砚及砚史名家砚事,有证伪,有辨真。《杂俎编》诸文为杂说,有对古今各种名砚争议问题的考辨,也有对古名人砚鉴赏问题的探求。
榆林窟壁画艺术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佛教思想、壁画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均与莫高窟一致,甚至一些壁画的作者也是与莫高窟共有的。曹氏画院的画工、画师,不只在沙州,也受命到瓜州的榆林窟作画。但是,榆林窟艺术并非莫高窟的翻版,而是具有许多自己的特色:如在洞窟形制上,有完整的前室和长甬道,主室壁上画出十二根排柱支撑
中国古陶瓷不仅具有极高的科学技术内涵和艺术价值,也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著作系列:陶瓷科技考古》按照陶瓷科技考古工作开展的顺序,全面、系统地介绍陶瓷科技考古各环节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如陶瓷科技考古的相关概念,古陶瓷相关遗址的调查、勘探与发掘,古陶瓷组成、结构及性能分析方法,古陶瓷制作工艺研究,古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