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10章,内容覆盖复合材料科研常用的技术和方法,从设计调研、原料检验、结构设计、模具制备、固化成型、性能检测、循环利用等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工程技能和创新意识。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复合材料、高分子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供材料类相关方向的研究生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系统介绍了三束材料加工技术及其应用,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共8章,上篇(第1~5章)为激光材料加工及其应用,内容包括激光产生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历程、激光材料加工的技术基础、激光与材料交互作用的理论基础、激光相变硬化(激光淬火)、激光熔覆与合金化;中篇(第6、7章)为离子束材料加工及其应用,内容包括离子束加工的应用背景
随着编织工艺的快速提升、制作成本的降低以及工业发展对材料特殊性能的需求,编织复合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书对编织复合材料进行参数化设计、力学性能分析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研究,给出了编织复合材料从结构设计到性能评估的系统方法。本书共8章,内容涉及2.5D和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结构的细观尺度建模、参数化设计系统开发和力学性能预测等
材料成形技术不断更新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特殊成形机理、特殊成形方式,或采用特殊施力介质、特殊的变形体状态等先进成形技术,并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一定的应用。《先进成形技术及应用》共分十五章,结合国内外新发展和作者的科研成果,集中阐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先进成形技术,涵盖了从轻量化的高分子材料到金属材料、从液态/半固态到固态、从
《材料大型综合实验》按照化纤材料、膜材料、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及生物材料5个类别,安排了36个实验,旨在为学生和指导教师提供系统的材料综合实验指导,力求让学生熟悉并掌握材料综合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材料大型综合实验特别增加了实验室安全与防护内容,目的是提高学
本书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干课程配套教材,多维度多角度地阐述了材料研究过程中所用到的计算模拟方法及其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量子力学及量子化学概述、第一性原理计算、分子动力学计算、有限元方法计算。各章均附有课后习题以及融媒体资料。本书内容突出了应用性与新颖性的特点,力求全面、实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书可作为高等
计算材料学:从算法原理到代码实现
本书从基本原理出发,密切结合实际,介绍了各类常见的表面与薄膜制备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介绍了表面与薄膜相关的基本概念、内在原理,分析了各类现代表面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技术路线、工艺流程和应用实例以及发展前景。主要内容包括表面技术概论、表面科学的概念和理论、薄膜气相沉积技术、表面改性技术、表面涂覆技术以及表面分析与表征技术
本书以氮杂碳纳米材料催化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为主线,主要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构建了含不同过渡金属、不同类型氮、不同氮配位数的氮杂石墨烯模型,在电子-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各种结构催化剂氧还原反应的催化机理和催化性能,分析了可能的氧还原反应机理,计算了中间涉及的所有可能的基元反应的反应能和活化能,通过比较活化能
"磨损是零件相互接触并进行相对运动的系统中的一种材料损耗现象,是机器零部件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了解摩擦磨损和抗磨材料,对正确选择和使用材料是非常重要的。本书主要包括工程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材料的磨损及其失效机理、金属耐磨性的评定、抗磨合金铸铁、抗磨合金铸钢、抗磨陶瓷材料、抗磨复合材料、抗磨表面涂层材料等内容。本书为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