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史观念:再现与艺术史转向(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凝结了作者二十余年潜心教学和研究的成果,补充了新近的艺术发展趋势和理论探讨。西方现代艺术史及艺术批评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启蒙时代所奠定的再现理论,正是对这一启蒙运动以来主客观二元论的继承和质询,构成了西方艺术及其理论的历史,然而西方艺术史理论始终未能超越二
本书是中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的中国美术理论著作,该书以时间为顺序,系统总结和阐释了自上古至六朝时期,中国美术(建筑、雕刻、工艺、书法、绘画等)的形成及各时期美术的重要概况、代表人物、作品等。傅抱石在书中列举大量画论经典,并对相关史料进行系统整理和编排;他还注意到美术现象(如画家、画作等)和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时代精神等相
自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启动以来,黑龙江省文联紧密围绕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履职尽责,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聚焦疫情防控主题,深入挖掘抗击疫情过程中涌现的感人形象和典型事件。全省各级文联组织、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创作了大量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文艺作品,当
本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侧重于学校艺术教育环境建设;第二部分主要侧重于学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第三部分主要侧重于学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第四部分只要侧重于学校艺术教育评价机制创新;第五部分主要侧重于学校艺术教育成果推广与应用。基本内容为:通过改造适合孩子成长的艺术教育空间,培育助力学生发展的专业教师团队,
本书在中国美院2020年优秀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全文共计30万中文,英文10万单词,图片约230张。该书第一次系统性地整理了包豪斯在中国的传播,廓清了关于包豪斯的众多误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建构。其叙事摆脱了人物或线性历史的窠臼,而是独辟蹊径,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和后现代文化理论视角来描述作为“话语”和商品的包豪斯
本书为曹文汉先生捐赠给古元美术馆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按照人物关系、书信内容、古元师生情谊等角度梳理,逻辑清晰,从文献的客观叙述中重新认识古元及其作品,也就是从书信等文献的第三视角再次验证现有的理论,较以往古元研究有更独特的视角,这也不失是一种创新性。2019年3月7日,82岁的曹文汉在长春家中将其珍藏数十年的与古元
故事里的艺术史(二)
本书是一部研究爱丁堡的年度国际大型艺术盛会的起源和发展的作品。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以及由它所激发的艺穗节——自1947年创办以来,一直是无数“文化战争"的中心。作者探讨了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艺术的实践和意义、审查制度、宗教在文化发展中的角色和道德的意义等问题,同时对于不同时期针对这些问题所展开的辩论进行了研究。从一开始
《中国当代艺术史20002019》全书分为三编十五章,共三十五万多字,千幅插图。在第一编中,作者从七个不同的方面简述了中国当代艺术在21世纪所面临的情境因素。第二编与第三编是全书的主体部分。第二编重在介绍曾被人们划在另类艺术范畴里的影像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与综合媒介艺术等,第三编则主要围绕传统媒介的当代转换而展开。
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通过艺术思维提高孩子核心竞争力的书。 不少父母都认为,学艺术就是学画画,其实不然。艺术不仅在艺术内,更在艺术外。 本书通过绘画、看展、设计等与艺术相关的日常活动,融入了艺术思维的八大维度,分别是形象思维、批判性思维、想象思维、空间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结构思维、系统思维。这些思维分别对应了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