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北温带和北寒带变迁中形成的陆上草原和绿洲丝绸之路为基础,从考古学和体质人类学提供的丝绸之路沿线的不同人类文化遗存着手,以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和交融为主线,先界定“西域”“古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等基本概念,然后重点论述曾经在草原和绿洲丝绸之路留下足迹的古人类、斯基泰人(萨迦人、塞人)、戎、狄、羌、月氏、乌孙、匈奴、汉
本书详细介绍了日本文化的多重性与自身的历史,作为亚洲国家,它吸收了东方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沉淀了许多东西,步入近代,着力与世界接轨,努力向欧美等发达国家看齐,吸纳了许多西方元素,文化渐渐呈现出多样性。
本书是“岩波日本史”第六卷。将日本史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框架之中,记述了从十七世纪初德川家族开设幕府起,直至明治维新前这段时间的日本历史,即江户时代的日本历史。这一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制度的持续与稳定和文化的多元与创新。将军、大名、家臣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实现了由武断向文治的转变。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艺术、绘画、
本书共含各类档案文件2000余件,涵盖范围自1868年至1934年,包括合同、条约、信函、公牍、章程等十余种种类,手稿本、抄稿本、电码本油印本、石印本、手绘本等形态。
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作者聚焦于日本封建时代的最后700年,生动讲述了公元12至19世纪武士阶层从诞生到消亡的过程。全书不仅呈现了事件、人物、战役、战术、盔甲、兵器、工事、习俗等各种历史细节,还穿插了数百幅彩色照片、古代绘画、现代素描、作战态势图、组织架构图等等。作为日式文化输出的典范之作,本书堪称一部独特的日本
伊朗历史是一部绵延数千年的民族兴衰史和文明交往史,记录了这块土地上的人自古以来不懈奋斗生存、将文明传播发扬的历史,正如将每一个绳结都融入进波斯地毯般的大格局中一样是前后相承、不能割断的。本书将吸纳和提炼国内外学术界对伊朗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作者的研究心得,以史话的体例,运用通俗易懂、形象准确的语言讲述伊朗五千多年的
缅甸国土面积在东南亚居第二,地缘位置重要,资源丰富,发展前景看好。缅甸是与中国有着2210多公里的友好邻邦,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之一。缅甸美丽而神秘,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缅甸古代时期一度辉煌的历史与文化,分析了19世纪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后的窘境,阐释了缅甸曲折艰难的国家独立进程,剖析了缅甸独立后在
作为南亚大国以及重要的穆斯林国家,巴基斯坦自独立以来就在南亚地区乃至穆斯林世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中国而言,巴基斯坦不仅是西南方向的重要邻国,更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在中国外交全局中占据重要和特殊的位置。特别是随着中巴两国领导人共同决定建设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旗舰项目和标杆工程的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重要性更为
本书是晚清史料整理之作,系将清末外务部档案中的《日俄韩三国总案》《日俄议和总案》《东三省善后总案》等档册汇编而成。其内容为日俄战争期间外务部与驻外公使、各国驻华公使、东三省大员等处的来往公文,事关对相关情报的搜集、对丧失利权的争取、对战地损害的调查等,体现了战争中清政府的因应措施。这批档案原藏国家图书馆,是2003年影
集刊《日本学研究》是为了促进中国日本学研究的发展,1991年由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中国国家教育部与日本国国际交流基金共同创建的研究生院级的日本学教学与研究机构)创办的学术刊物。创刊至今,在主编及全体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作为年刊已经连续出版了27辑,刊载了国内外从事日本学研究人员的有关日本的语言、文学、社会、文化、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