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集》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汉族文学目前的**部文人词选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本书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共500首,分10卷,作品的年代大概从唐开成元年(836年)至欧阳炯作序的广政三年,大约一个世纪。其中收录温庭筠作品六十六首、孙光宪作品六十一首、顾敻五十五首、韦庄共
《海洋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开发策略研究》共分为八章,分别论述了我国海洋文化遗产现状,海洋文化遗产、资源和现状,海洋文化遗产产业布局,海洋文化遗产发展路径,海洋文化遗址资源的基本思路,海洋文化遗产的产业发展思路,海洋文化遗产的产业创新思路等。
简帛学是20世纪创见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一门学科,百年来,大量简帛学文献的出土弥补了传世文献资料的不足与缺失,勘正了传世文献的谬误,为其他学科的发展研究都有一定的贡献。本书涉及郭店楚简、上博简、清华简,从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对简帛学做了深刻的阐发,为学界同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视野。
淅川全寨子墓地位于南阳市淅川县盛湾镇河扒村,是一处以汉代墓葬为主的墓地。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受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委托,河南省考古研究院、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文广新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此次共发掘墓葬151座、灰坑1座,其中战国秦汉墓140座、明清墓11座、
针对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岩土类遗址保护工程档案编写无例可循的现状和问题,《岩土类遗址保护工程档案编写初探》通过对敦煌研究院近年开展的岩土类遗址保护工程档案编写经验的系统总结和凝练,定义了一些基本术语,从档案编写内容和组卷要求等方面说明了岩土类遗址保护工程档案的搜集、整理与归档方法,给出了“什么阶段”由“哪个主体”形成和搜
金灯寺墓地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潞王坟乡金灯寺村北,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2006年7-9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其进行了发掘,发现了比较丰富的战国、东汉、隋、宋、清至民国等不同时期遗存。全书以遗迹为单位,系统地介绍了此次发掘成果,为研究新乡乃至整个中原地区不同时期的丧葬制度、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问题提供了
《中国·郑州考古(十六):郑州文物考古与研究(三套装上中下册)》是郑州市文物工作者编写的第三部考古文集,是对郑州市近年来考古工作和科研成果的全面概括和总结。文集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物考古调查与发掘,收录考古发掘简报、报告50余篇,内容包括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商夏周时期考古、战国秦汉及唐宋元明时期考古资
本书内容包括:大兴地区石刻文物简述;金寂照大师实行碑;元高公信神道碑;元张公墓碑;重修镇国观音寺碑;德寿寺重修碑;双枊树昆仑碑;宁佑庙海子行碑;普济真君庙碑;永定河神祠碑等。
陈尚君著的《贞石诠唐》介绍:唐代文史研究,百年来得敦煌文书、域外典籍、释道二藏以及石刻文献无数新见资料之滋润,所取得之成就,正所谓日新而月异,有天地翻覆之气象。专治唐一代之学者如陈寅恪、岑仲勉、严耕望、黄永年、张广达、傅璇琮、陶敏等成就卓著,皆凭藉对存世典籍、新见文献之全面掌握与参互发明。厕身于此一时代而专治有唐如我者
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2013年度考古报告集。收录有2012~2013年大邑高山古城、2013年大邑盐店古城、新都区香城河畔、郫县仪隆村宝墩文化至十二桥文化遗址,郫县双喜村、新繁同盟村十二桥文化遗址,都江堰冯家院子、天府广场东北侧汉代遗址,青白江肖家窝、花园村汉代崖墓群,新津老虎山和高新区双柏村宋明墓葬,新津宝墩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