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材料制造》是关于超硬材料制造的综合性教材,系统地阐述了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单晶、聚晶、微粉、薄膜的制造原理、制造工艺和产品检测技术,并介绍了相关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超硬材料制造》是在吸收和总结了超硬材料领域国内外的主要科研成果和基本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编著而成的,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该领域目前达到的水平、现状与发展
本书通过数理建模和科学试验,研究了高温发汗自润滑材料(HTSSLC)的润滑机理、机械性能、润滑特性及其控制理论;提出了胞体结构及其强韧性模型,研究了其孔结构形态与制备工艺间互耦性;为了拓宽材料的应用范围,研究了复合润滑体组分及其复合技术;并以此制备出HTSSLC和构建了其理论与技术体系。
《防火材料及其应用》依据国家新颁布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混凝土结构防火涂料》(GB28375—2012)、《电缆防火涂料》(GB28374—2012)、《建筑用安全玻璃第1部分:防火玻璃》(GB15763.1—2009)等标准进行编写,主要介绍了材料燃烧与阻燃基础、建筑防火板材及应用、建
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复合材料(C/C-SiC),是一种应现代航天航空科技发展而涌现出来的新型复合材料。20世纪90年代中期,C/C-SiC复合材料开始应用于摩擦领域,成为最新一代高性能制动材料引起科研工作者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迅速引起了我国和德、美、日等国研究者的青睐。自2001年以来,中南大学研制的C/C-SiC制动材料在
环境材料是指用于防止、治理或修复环境污染的材料。本书共分11章,主要介绍了污染物过滤材料、吸附分离材料、膜分离材料、生物固定化材料、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材料、环境修复材料、环境替代材料、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电磁波)材料、室内空气净化材料、能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应用与发展趋势。
本书从吸附理论出发,介绍了有孔材料的吸附理论,孔隙结构的表征、分析,并系统总结了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计算的理论知识。全书共分5章,第一章介绍了吸附现象、吸附力及多孔材料的分类;第二章系统总结了各吸附理论,并重点介绍了在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计算中需要应用到的BET、Langmuir、毛细凝聚和微孔充填理论及其公式的推导;第三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系列教材: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实验教程》主要介绍超硬材料制造、超硬材料烧结制品、超硬材料电镀制品、超硬材料磨具制造、超硬材料陶瓷磨具、实验参量检测与控制等相关内容的实验。包括静压触媒法合成金刚石实验、超硬磨料质量检测与分析、超硬磨料表面镀覆综合实验、金属粉末工艺性能综合分析、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制备及
Thisclassictextdiscussestheuseofadvancedsurfacesciencecharacterizationtechniquesinfriction,adhesiveandabrasivewear,boundarylubrication,contactfatigue,andotherim
唐磊、杜仕国主编的《轻量化材料技术》重点介绍了铝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钛及其合金、结构陶瓷、树脂基复合材料、工程塑料的主要品种、性能、成型工艺与工艺条件、应用等内容。且按照简介、性能、成型工艺与工艺条件、应用的编写格式详细地介绍每一种轻量化材料。《轻量化材料技术》是材料研究、装备与产品设计、生产加工、管理营销和教学人员
环境工程材料是在人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战略意义和世界各国纷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环境工程材料的开发研究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一般来说,环境工程材料是指用于防止、治理或修复环境污染的材料。李永峰、陈红主编的《现代环境工程材料》共分14章,主要介绍了过滤材料、吸附分离材料、膜分离材料、噪声污染控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