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专为零基础绘画爱好者和希望提升插画技艺的插画师设计的绘画教程,结合CLIPSTUDIOPAINT(简称CSP)软件,引导读者探索水墨风+故事性插画的创作技法与过程。本书包括丰富的案例、详细的步骤指导,以及作者的作画经验,系统地介绍了从灵感获取到作品完成的全过程。全书共有5章,读者将学会捕捉灵感、绘制景物元素和动物、
本书系《知音漫客》人气连载漫画《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砂与海之歌》改编自历久弥新的历史幻想系网络小说《法老的宠妃》。出版至今,收获源源不断的读者的喜爱,时值作品发表十周年之际,推出官方首本纪念画集,精选漫画120张唯美插画,收录周刊封面、单行本封面、小说封面、漫画扉页及名场面。《砂与海之歌》作者创作花絮、主角设定等等
“写意精神”是中国艺术迥异于世界艺术的美学追求,本书从中国写意风景油画的“历史源流、本质、创作”等三篇,分析中国油画家“取风骚之意、会天地之心”,用“情语”绘“景语”,孜孜进行着写意风景油画的探索,对他们“既丰富了世界油画艺术,更奋发了中华民族精神”作出价值判断。提出写意风景油画是人对自然、对自身的积极观照,是人类“爱
中国书法艺术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丰富多彩的艺术面貌和特有的艺术品质,赢得了人们普遍的喜爱。该书是作者多年对中国书法艺术鉴赏与研究的成果。书中分析了中国书法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课题,阐释了中国历代书法艺术中精妙的书学思想与观点,并对书法创作的技法,需要运用的工具和材料等都进行了介绍,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该书旨在提高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共有文章50篇,内容主要包括:1.金石学史研究:历代金石学文献、著录研究,金石学家研究,金石收藏研究、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涵盖青铜器实物、图像,摩崖石刻、拓本等)。2.历代刻帖研究:汇刻丛帖与各种单刻帖的书法与审美研究,刻帖刊刻时代、地点考辩,拓本传拓年代、流传和释文阐释等研究。3.碑帖融合书法实践研
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其书取法钟繇、“二王”、李邕、赵构等,于篆、隶、真、行、草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文徵明在书法方面取得的成就在当时几乎是无与伦比的。他行、草、隶、篆各体皆工。《归去来辞》,书
清代书法的总体倾向是尚质,同时分为帖学与碑学两大发展时期。明末书坛的放浪笔墨,狂放不羁、愤世疾俗的风气在清初进一步延伸,如朱傅山等人的作品仍表现出自我内在的生命和一种不可遇止的情绪表现。正此时,金石出土日多,士大夫从热衷于尺牍转而从事金石考据之学,一时朝野内外,学碑才趋之若鹜,最后成为清朝书坛的发民主流,加之阮元,包世
明朝书法的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明初书法“一字万同”,“台阁体”盛行。明初书法家有擅行草书的刘基、工小楷的宋潦、精篆隶的宋遂和名满天下的章草名家朱克。和祝允明、文徽明、王宠“三子”。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祝允明、文征明、唐寅、王宠四子依赵孟頫而上通晋唐,取法弥高;笔调亦绝代,这和当时思想观念的开拓解
宋代书法,承唐继晋,上技五代,开创了一代新风。打破了前人法度,专门注重意趣,强调主观表现,从而开辟了新的道路。元初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文宗天历初建奎章阁,专掌秘玩古物。元文宗常幸奎章阁欣赏法书名画,书法一度出现兴盛局面。赵孟頫,鲜于枢等名家,是这时期书法的代表。他们主张书画同法,注重结字的体态。但元代书坛纯是继承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