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在20世纪80年代完成了自身的美学更新,类型电影百花齐放。同时,电影工业亦趋向繁荣,大量来自不同背景的演员进入电影表演行业,并在大批量、高强度的电影实践中形成了若干主要的表演形态。并成为娱乐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亦构成了对于香港城市空间的一种主动参与与建构进程。本书以电影表演为主要论述对象,通过对其渊源、主要形态、
本书系电影学专著。《从历史到新况作为研究方法的短片影像》一书分历史、作者、作品、新况四个部分,主要聚焦中国短片电影的创作历史与现状,从电影史维度对中国早期电影短片进行了深入爬梳,进而探寻早期短片电影的生成与生产机制,以此确立起短片电影的本体地位。在此基础上,本书对当下国内诸多的短片电影的创作现象进行了相应整理与评述,着
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也凝结着中国电影奋发的历史。本书汇编了百年百部红色经典影片,用新时代的视角重新解读,如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井冈山》《血战湘江》《长征》等,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攀登者》《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等。重温百部红色经典影片,能够让人在回顾百年征程的历史现场中,感悟思想信仰的强大力量。本书将
小津安二郎(1903-1963),风格卓著的日本电影导演,跨越日本电影发展的重要阶段,从1927年执导处女作《忏悔之仞》起,拍摄默片经过音响版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片到彩色片,至1962年《秋刀鱼之味》收官,一生执导54部电影,一半以上享有世界声誉。日本电影黄金时代的巨匠之一,入选英国《视与听》杂志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十位导演
本书选取了从1950年至2020年间由日本名著改编的诸如《雪国》《入殓师》《嫌疑人X的献身》等优秀作品,旨在介绍日本经典文学电影的同时,扩展读者视野,提高日语听说能力,全书由日文撰写而成。此外,每一章由导读简介单词以及中日经典道白练习等部分组成。通过本书的学习,能提高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读者了解日本的文化传
本书以动画艺术表现与动画创作思维为基点进行研究,对当前动画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有效梳理,内容包括:动画创作思维基础、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动画艺术表现的视觉元素、动画剧情与创作思维、动画角色的艺术表现与创作、动画场景的艺术表现、动画中的音效与配乐艺术表现、动画创作的技术实现与思维等。本书可供动画研究人员和动画创作人员学习
本书为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教材。计算电影,作为计算人文学科新的研究分支,是人工智能时代下电影研究的新范式。随着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听觉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相关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与进步,面对今天数字电影中多模态的数据类型,诸多算法和计算工具可以应用于电影的研究当中。
本书是一部影视评论文集,收录了作者近百篇评论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影视理论评论,内容涉及影视剧美学流变、网剧创作生态研究、文学改编的二度创作等命题。第二部分为电视剧评论,包括当下热门的《漫长的季节》《对手》《士兵突击》等电视剧的艺术评论。第三部分是电影评论,包括《无问东西》《送我上青云》《白日焰火》《一代宗师
本书是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文化产业研究项目,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集合业内专家学者,在掌握翔实的年度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经过扎实的市场调研和深入研究,对中国电影产业2024年度的整体状况以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的归纳总结。本报告结合调研结果提出了战略性、建设性的建议和前景预测。报告后还附有三份权威、准确、
《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24)》是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推出的针对纪录片领域的年度发展报告,迄今已连续出版十余年。 本年度发展报告内容主要包含“总报告”“行业报告”“国际传播”“国别研究”“前沿观察”“个案报告”等板块。“总报告”延续了每年的业态调查,对中国纪录片行业发展进行总体回顾。“行业报告”描摹中国新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