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第三届中德性别平等和发展研讨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华女子学院和艾伯特基金会在京共同举办的,中德两国专家围绕主题““社会保障与妇女发展””展开研讨。性别平等是世界各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把性别平等落到实处的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在帮助人们平衡家庭、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扮演着主要的角色
本书重点探讨新时代妇女热点问题,从多学科、多视角、多层面开展妇女/性别研究。主要分为妇女解放与妇女精神、女性发展与共同富裕、家庭建设与社会发展、妇女权益与法律保障、妇女工作改革与创新。其从妇女发展、妇女权益、妇女组织与妇女工作实践探索等方向直面妇女问题、创新妇女研究、引领妇女发展。本书稿针对当前社会关注的妇女权益与法律
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南茜·弗雷泽(NancyFraser)的女性主义批判理论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重要构成。弗雷泽以主体、权力、正义和解放等关键概念为核心,围绕资本主义批判的逻辑主线,诊断与解析性别不平等问题,对女性的未来发展图景进行了极有意义的探索。弗雷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兰克福学派、西方左翼思潮以及
本书是系统研究英国落实“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在梳理英国政府出台的政策文本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书集中从历史背景、核心主张、行动计划、国际实践以及成效与挑战五个维度进行了考察与分析,并明确指出,英国在积极参与并推动联合国“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的同时,已俨然成为在“冲突中的性暴力”议题上的国际引领者,
本书汇编了近年来现代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的部分妇女服务类研究课题与项目评估报告,呈现了各地特别是广东和上海地区在深化组织改革实践、促进女性增能发展、推动妇女儿童家庭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现实成果及其社会影响。
战争究竟有什么样的吸引力?女性能和男性一样成为士兵吗?女性主义所追求的平等是女性也要和男性一样参战吗? 9·11事件揭开了21世纪的帷幕,历经了史无前例的战争与破坏的20世纪后,我们又在新世纪目睹了如此不近情理的暴力。而在国家与暴力的新的结合之中,又增加了性别这一变量。我们不得不面对男女共同参与暴力这一难
本书主要对联合国九个核心人权公约之一《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进行导读,主要介绍该公约产生的历史背景,公约的意义、特点和关键原则,并对该公约的条款进行逐条解读。同时,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一般性建议的相关内容作为对条款的补充,以与时俱进地扩展该公约的内容。此外,以附录的形式为作者提供与该公约相关的重要文献
本书包括“主报告”“专题研究”“实践探索”“附录”四个部分。“主报告”分析了在推进妇女儿童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挑战,提出更高质量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专题研究”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妇女权益、家庭家教家风等妇女儿童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践探索”主要展现十多年来自治区妇联和政府职能部门为推动妇女儿童发展而创建的
从20世纪6070年代起,在女权主义运动和新史学的推动下,西方妇女史研究异军突起,蓬勃发展。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外学术交流的日益增强、高校中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恢复和史学的革新,自20世纪8090年代起,妇女史研究也日益繁荣,妇女史逐渐成为当代史学研究的一个前沿性的领域。本着在新的历史时期联合国内外学术界推动妇女与性别
本书以大学生较为关注、与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女性/性别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性别平等意识、提升面对个人发展中遇到性别歧视问题时进行妥善处理的能力为目标,把大学生在成长发展中遇到的女性/性别方面的困惑与问题,放在社会环境大变迁背景下,从主客观统一的要求进行阐释,对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