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现代中国画发展的历史上,潘天寿先生以“强其骨”“一味霸悍”的雄强气概,独辟途径,刚健为宗,立奇达和,以“不入时”的抗争,铸就了一种使人惊动的大力和大和谐,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本书介绍了上至远古,全书分为古代史、上世史、中世史、近世史四编,讲述上至远古,下至清末民初的中国画历史,介绍了1600余位历代画家及创作的社
本书研究艺术实践与潜意识的关系。全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艺术创作介绍、第二章艺术作品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第三章个人作品及其与梦的关系、第四章个人作品及其与自动主义的关系、第五章梦境、潜意识与自动主义的融合——超现实主义和当代艺术个人创作。书中对所选择的一些作品进行介绍和分析,这一分析将提出一些问题,使人们对超现实主义的某
当我们看一幅画时,看到的是什么?是美好的色彩与形象、画家的八卦逸闻,还是画面元素的隐喻、历史大势的映照?虽然我们可能已经熟悉许多名作的模样,读到过学者们条分缕析的解读,但一幅杰作究竟好在哪里,一位画家因何青史留名,却未必找到了答案。还有一种看画的角度,聚焦于绘画本身,那就是画家的角度。当画家来到一幅画的面前,他看到的并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围绕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近二十位西方艺术大师及其名作展开讨论,不仅分析了大师们的一些绘画、雕塑作品,还涉及哲学、文学、音乐、经济、历史背景等诸多方面,赏析角度广阔,观点深刻鲜明,给人以开阔而丰盛的精神体验。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采用历史考察法分析波普设计的历史背景和演进,运用系统整体观和个案研究法揭示蒂基模因的表征系统与传播区间规律,使用哲学思辨法,解释自然主义美学思潮下的蒂基几何之美,结合跨学科与定性研究法,进行蒂基波普的整合性研究。在研究内容上,绪论主要阐述了本书涉及的概念和研究蒂基的意义、背景等;第一章阐述南太平洋风格
“人间天堂”的观念始终萦绕于人类的想象之中。本书中,T.J.克拉克凭借对绘画细节的敏锐洞察和令人敬畏的文化涵养,通过追溯乔托、勃鲁盖尔、普桑、委罗内塞和毕加索的重要作品,探究绘画如何以其自身的语言特性,来展现“人间天堂”在不同时空的流转。 作为新艺术史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克拉克并未放弃对艺术本体的重视,并尝试将图像
准备好踏上一段穿越世界各地、不同时代,欣赏伟大画作的艺术之旅了吗?你可以把整本书当作一个大的艺术画廊,里面有肖像画、风景画、故事画、历史画、动物画、静物画等9个展厅。在这里你可以欣赏89位艺术大师的80多幅世界名画,这些名画将被拆解为180多块艺术碎片,作者通过这些碎片展现画家通过画作表达的情感,画中人物或物品之间关系
荆楚粉画作为“荆州独有、国内唯一”的、具有本土传统文化血脉和底蕴支撑的非遗技能传承形式,它是以中国古代岩画中的矿物质研磨施色法与春秋时期、楚汉时期壁画的墙面制作工艺继承传承而来,并在此基础上又有了弘扬和创新。这部教材内容共列九章,除了首章概述之外,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分别阐述荆楚粉画保护传承、美育育人的意义与价值,
阿比·瓦尔堡(AbyWarburg)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学家之一,《记忆女神图集》是他被人提及最多的作品,这个大型的图集研究成为他生命后期的核心成果,旨在研究西方文化中的古代遗存在后世的艺术中何以重生。本书是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图像实验室于2022年举办的瓦尔堡在中国工作坊和学术论坛发表的文章结集
威廉·透纳以擅于描绘壮丽景色和捕捉光、空气、水之间的微妙关系而闻名,被视为现代艺术的奠基者。可他对后世的影响绝不仅仅限于技巧层面,可谓与莎士比亚并肩的文豪。透纳的一生,经历了1819世纪欧洲社会的动荡与大英帝国的兴衰;他的画作,或隐或显地反映着时代的重大事件,揭示出画家内心对西方文明体系以及人类未来的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