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通俗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简要介绍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的基础知识。中国汉字一书将带领读者朋友在“汉字王国”中做一次轻松而有趣的漫游。汉字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古文字。汉字是方块形的表意体系的文字,也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古文字。汉字的存在,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今
中国文学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它包括一脉相承、绵延至20世纪初叶的古代文学,也包括20世纪以来在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诸方面已经发生全方位转型的现当代文学。本书分为上下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中国文学从古至今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包括散文、诗词、戏剧、小说等各文体兴盛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讲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
到过中国的外国人,不仅常常惊叹于中国各地食品种类之繁多,而且更加艳羡中国菜口味的变化多端。尽管各地菜肴的口味不同,但“色香味”俱佳的菜品准则是一致的。讲吃福的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着吃的乐趣、吃的悠闲,追寻着中国人自己的“吃的艺术”。这种饮食文化对于世界多元文化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饮食本身。关于饮食,中国有一句流
中国人习惯把日常生活概括为“衣食住行”,服饰排在了第一位,可见它在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在这个历史悠久的衣冠大国,从古至今,伴随着民族间的相互融合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服饰的样式和穿着习俗始终在不断演变。服饰反映了人们的社会身份、生活习俗、审美情趣,以及种种文化观念,是社会历史风貌最直观、写实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服饰的历
《中国文化·节日》是一次对当下中国节日蜻蜓点水式的观察。我们从众多的节日中选出21个节日,然后从节日的内在精神出发,分为坚韧的记忆、神圣的祭拜、世俗的狂欢、生产的节律等七大主题进行书写。在进行历史的追溯的同时,更加着力于现状的展呈,希望为读者勾勒出中国节日的进行时。中国是一个节日大国。在悠久的历史、广阔的疆域和多样的生
口号,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目的、有纲领、有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中国是一个口号大国,历朝历代逐渐积累,使中国的口号成为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清代就有《古谣谚》一书,但于今已过于遥远。本书约15万字,以历史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视角,系统归纳、整理与阐述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代史(从远古到“五四”)中的口号113条,以时间为顺
本书精选了在南京市文化馆中最受欢迎和反响最热烈的20多场精品讲座,这些讲座以思想为魂、以文化为本,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音乐、民俗等各个领域。讲座主讲人均为学养深厚、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他们学富五车、旁征博引,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映照社会现实,令人尽享知识与思想的盛宴。本书的出版可以让没有时间到现
从公元839年最后一次日本遣唐使归国,到1403年日本足利幕府与明朝正式恢复官方朝贡贸易,中日两国的官方外交中断了近六个世纪。但在此期间,随着海商和佛教僧侣建立起日益密切的联系,一个充满活力的中日海上贸易网络蓬勃发展。基于对寺院记录、诗歌、书信、传世图像和实物以及考古发现等多类史料的细致研究,本书描绘了当时东亚海域世界
全书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将中国历史分为“远古文明”“钟鼎之声”“争霸图强”“九州一统”“离析与交融”“流金岁月”“积贫积弱”“马上治天下”“重塑辉煌”“最后的帝国”“民主与新生”等几大部分,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民族等各个领域,勾勒出中华五千年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使读者能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历史,窥斑知
本书稿收录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学名师郭丹教授历年来所写的学术随笔和杂感小文,共分为三辑。第一辑书海漫游(26篇),与作者的读书生活有关;第二辑随感杂记(35篇),是作者有感则记,并不成系统,但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心灵轨迹;第三辑辞赋试笔(4篇),是作者就福建师大、龙岩一中、福州滨江市民广场等以文言文写成的赋、颂、记。通读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