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多重性催化剂的研究(Ⅰ)氧化物催化剂的醛(酮)醇氢转移活性中心和脱水活性中心的本质;离子晶体晶格能的计算Ⅱ.排斥指数的估计等。
《应用电化学基础》是电化学专业入门学习的基础读物,介绍电化学基础理论以及少量常见的应用电化学知识。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电化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电化学技术应用、电化学史话等;第二部分(第1~5章)为电化学基本原理篇,主要阐述化学电池、电极与电解质溶液,实用电池与电解的应用,电极电势与电池电动势,平衡态电
本书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知识水平的基本现状,结合教师多年物理化学的教学经验,以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目的,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为手段,服务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本书编撰过程中,精简理论,加大实训,打破了常规的物理化学理论体系,删去理论性较强的化学平衡热力学和多组分系统热力学,把二者的理论基础分别合并于化学热力学系统以及相平
《多媒体CAI物理化学(上第6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根据教育部组织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要求,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立项的《面向21世纪工科(化工类)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中的子课题(1995年立项),由大连理工大学“国家高等学校工科化学课程教学基地”组织编写的。由教育部批
本书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以满足催化科学和化学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全书包括15章,主要讲述催化作用基础知识、基本规律、主要催化反应类型、主要催化剂分类以及催化化学的分支领域,如光催化、酶催化、环境催化以及催化过程的耦合技术等的基本知识。 本书可作为化学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和催化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
本书包括三部分内容,即绪论、实验及实验技术与仪器。在绪论部分,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现状,编写了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曲线拟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实验部分涉及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相平衡、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现象、胶体以及结构化学等内容,共计三十七个实验,并全部采用SI单位;在实验技术与仪器部分,除了分别对涉及热学测量、电学测量
《理化测试(Ⅰ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系列教材)》(作者袁若、彭秧、彭敬东、陈中兰、杜新贞)是依据《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并基于一级学科平台、以“方法”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思路编写的,是“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系列教材”的第三册。全书共7章,涉及传统分析化学的常规定量分析和仪器分析两方面,教学基本要求是让学生
本书是参照国家教育部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规范(草案)》,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使用了20多年的《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讲义基础上,经多次修改编写而成的。本书包括化学力学、化学动力学、胶体与表面化学、结构化学与结构分析四大部分,共10章。每章后附有思考题、习题和参考读物。全书采用国际单
本书第1章为表面活性剂概论,简介了与表面活性剂相关的基本概念。第2章阐述了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结构特点和共性。第3章、第4章主要介绍了表面活性剂两个最基本的性能,即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的吸附和在溶液中的自组装。第5章至第7章简述了一些特殊的表面活性剂类型。第8章则重点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物理化学(第4版)/高等学校教材》是在1995年第三版的基础上,根据各专业教学要求,经过删减合并、修订而成的。修订后全书分八章,即导言,热力学定律·热化学、热力学第二定律·化学平衡、多组分系统热力学·溶液、多相系统热力学相平衡、化学动力学基础、电化学基础、表面现象·胶体。第四版保留了原书简明精练、联系实际、利于自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