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12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除了皇皇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外,更是组织翻译了不少伟大思想家的全集。柏拉图是严格意义上的西方哲学的奠基人,其思想不仅在西方哲学的整个历史中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也远远超出了哲学领域而在文学、教育学、政治学等领域发生着巨大的影响。从19世纪开始,德语世界、英语世界、
本书尝试从撕裂、裂隙与接缝来重构海德格尔艺术理论的代表作《艺术作品的本源》,并贯通到艺术作品、艺术创作与艺术接受之中,以此也回应了海德格尔的“美学之克服”的问题,揭示出撕裂的艺术与未来的美学之关联,最后提出“裂隙的美学”之命题。
本书为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本书依托康德整个哲学体系,揭示了道德原则的实践性是内在于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一个中心线索,分析了康德在其道德哲学中对道德原则实践问题的论证方式和解决路径,并把康德道德原则植入社会历史文化和人们的社会现实生活需要中,系统深入地分析其实践问题。具体而言,本书主要阐释了道德原则的内容和导出过程,道德原
本书是一部对俄罗斯当代大师斯焦宾院士文化哲学思想进行全面总结的学术著作。本书梳理了斯焦宾文化哲学思想形成的实践背景和理论渊源,通过分析文化共相、科学世界图景、哲学与科学等核心范畴,全面解读技术文明论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诉求,以及以非暴力伦理观为基础的21世纪人类新文明类型的合理性展望。
在雅克·比岱的全部哲学构想中,对《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社会政治式阅读,以及由此出发在现代性视域中建构的元结构理论是其哲学思想的基础部分,亦即为马克思主义重新奠基的基石所在;从元结构到结构、再从结构到体系的转化,即对以资本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的矛盾性分析是其理论面对现实的中介环节;另一种马克思主义即强调终
本书讲述了克尔凯郭尔人生中的故事:他的情绪是起伏不定的。这部作品为这位过去两个世纪来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描绘了一幅极其翔实和有趣的肖像。本书原版首版于1938年,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首版标题为《克尔凯郭尔》,对克尔凯郭尔的生平、哲学思想中广为人知及鲜为人知的部分均有涉及,本书作为第一部以英语写作的克尔凯郭尔传记,
本书是格里姆雷对赫勒思想的系统阐述。格鲁姆雷一方面探讨了赫勒早期的研究工作,阐述了她与卢卡奇的关系和自己自成一体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演变过程。另一方面,他考察了赫勒激进哲学在其后期思想中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解释和评估了她反思的后现代主义视角,主张赫勒的后现代思想既是怀疑论的又带有乌托邦色彩,认为赫勒一直坚持批判的人道
本书由一座座“高原”组成,每一座高原都将不同的主题构成错综复杂的网络,这些主题则与众多非哲学的学科关联在一起。德勒兹和加塔利将艺术、数学、地质学、生物学、语言学、人类学、历史学、动物行为学、文学、音乐、政治理论、经济学等学科的资源转变、折叠,在这基础之上,不断隆起的概念地壳,形成了稳定的地标--高原。散布于书中的“根茎
约翰·洛克是17世纪后期、18世纪早期英国伟大的哲学家,他在经典作品《人类理解论》中提出,我们的知识以经验为基础,主要通过感觉为我们所获得;但奇怪的是,知识传递的信息被误解了。在本书中,作者揭示了洛克如何得出他的知识理论,以及洛克对宽容和责任政府等自由价值的阐述如何构成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的基石。
他是孤独的哲人,他是信仰的骑士,他是现代西方存在主义的先驱。作为19世纪最具创造力的思想家之一,克尔凯郭尔的许多观点完全处于主流思潮之外。他对康德和黑格尔的伦理与宗教理论所作的回应,他的主要观点与费尔巴哈、谢林等人学说的对比,他对人的存在状况所进行的探究,这些在本书中都有评论性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