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三个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系列学术丛书:三个代表思想源流和理论创新》简要概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学术著作丛书:党内文化新论》12章40多万字,对党内文化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度论述,书中论述了——文化中国的内核: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核:党内文化;党内文化的内核:马克思主义;加强党内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党内文化的内涵;党内文化的功能;党内文化的拓展平台;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党
本书是“南开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之一,介绍和阐释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党建理论与实践。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系列学术丛书:中共高校党建作用研究(1921-1949)》以党的建设理论特别是高校党建理论为指导,以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高校党建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中共高校党建与学生运动的开展、革命和建设人才的培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了中共高校党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
《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研究》着眼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当前党的建设中的16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不仅对若干传统党建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而且提出并分析了党的基层组织权利保障、干部任期制、人性假设与党的制度建设创新等一系列新问题,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前瞻性。《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研究》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注重理论创新,对深化党
党的作风问题是党的形象问题,党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进而影响到党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党的作风正派与否不仅影响到党自身,也会给社会带来直接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拥有超过8000万的党员,是世界上拥有党员数量最多的大党。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史(第3卷)》编著者武国友、丁雪梅。2003年7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党的思想理论与时俱进的历史考察。中央党史研究室张启华研究员、张树军研究员作了讲解,受到与会同志的一致好评。根据胡锦涛同志指示,该课题被列为200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委托项目。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史(第2卷)》编著者郑谦。本书包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展和初步探索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等五编,以历史考察为主,着重研究从1921年至今90年来,党的思想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条件、社会历史条件、时代背景和实践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史(第1卷)》编著者黄一兵。2003年7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党的思想理论与时俱进的历史考察。中央党史研究室张启华研究员、张树军研究员作了讲解,受到与会同志的一致好评。根据胡锦涛同志指示,该课题被列为200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委托项目。
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依然保持经济快速增长……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标志性事件,使国际社会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刮目相看。于是,“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等成为国内外许多人探讨的话题。一些有识之士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这样一个成立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