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艺术理论书。内容以中国当下的时代主旋律和社会新语境为出发点,以古今中外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艺术博物馆与当地城市建设为案例,分析梳理高校艺术博物馆与当地城市文化建设发生发展、相伴相随的进程中,如何契合和顺应国家战略语境的语境需要。书写方法将在博物馆学基础上,借助传播学方法,结合美术学、美术理论的具体案例,以大学教
《数字化防伪式邮资机宣传戳图录(2019-2020)》收录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自2019年开始启用的数字化防伪邮资机宣传戳。此类邮资机宣传戳不同于以往,是邮政部门根据自身需求,与国内科创企业联合研发的新式设备打印出来的。这些设备是自主创新,具有知识产权的国产自动化数字设备。本书汇集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2019年至2020年
小孤山馆藏家具,收录小孤山馆藏家具及部分家具构件、文房近三百件,以审美为纲,借鉴书画品级评鉴方式,分为神品、妙品、逸品、能品四品,并无刻意有高低之分,而是突出其特征。神品所录,以松江地区所制家具、文房为代表,体现了至法天成,令人落泪的终极美感,也是晚明时期江南文人参与家具制作或依照审美要求选择家具的体现。妙品者,是妙法
本书内容包括基本概况、展陈主题、特色亮点、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的文字说明(700-800字)和清晰全景照一张。全书总字数约130万字,约2000幅图,并有全书有总述(3万字),对各省纪念馆情况进行概述。总述部分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对全国纪念馆按人物类、事件类、遗址类三大类进行概括论述。正文部分整理、收录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
本书以掌握充分的实验数据和资料为前提,多层面展开文物制作者、制作工艺及其文化背景的历时性研究,进一步通过科学实验、实地调研、文献精读、史料考证、图像解析、文化思想阐释等具体研究方法,对于待修或者已经修复的中国数千年文物的重要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客观比对,分列清单,实物取样,个案解析。从分列清单、个案取样、实物取样三个单元
本书是作者关于宋代收藏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本书从收藏史研究的角度出发,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对古人收藏心理、观念的探讨上,着重围绕宋太宗、宋徽宗以及苏轼、米芾这四个个案,旁及宋高宗、欧阳修、司马光等人,探讨了他们的收藏行为以及蕴含在其行为中的种种观念,通过这些行为和观念,来观察宋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北宋的历史文化图景,为了解北宋
本书是由苏州博物馆组织编写的文博文集,收入20余篇论文,分为考古与文物研究、历史与文献研究、吴地工艺研究、吴门画派研究、博物馆学研究五个专辑,以涉及苏州地方文物、考古、历史、文献和美术等方面的论文为主,旁及其他地域,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考古与文物研究”专辑有考古发掘简报,有文物考古方面的研究性论文
《年鉴》作为一部紧扣市场脉搏、深具现实意义的行业工具书,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时刻以行业记录者、思考者的敏锐视角观察中国以及全球文物艺术市场的变化,并不断对《年鉴》做出内容上的调整扩充,精益求精,对其思想深度不断开拓提升。《中国收藏拍卖年鉴2020》基本沿用了上一年的编写体例,撰写视角有所创新,更加开放,在侧重市场研究的基
随着国家对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重视,作为以收藏、研究、展示与教育为基本功能的博物馆,越来越被公众所关注,博物馆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发达程度的衡量标准,在公众的日常文化生活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博物馆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历史的缩影。进入□1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博物馆事业进入
本书聚焦点为26座欧美著名艺术博物馆(以私人美术馆为主)的陈列展示,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美术馆学、艺术史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探讨了欧洲以及美国一些重要私人艺术博物馆的馆藏形成、展览叙事以及捐赠人意图之间的互动关系。本书将艺术博物馆置于文化史的大背景下进行解析,尤其突出了艺术博物馆作为总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