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6章。第1章介绍了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实验基本误差理论及实验数据基本处理方法。第2章介绍了物理实验基本测量方法及调整技术。第3章安排了8个基础性实验(一级)。第4章安排了11个基础性实验(二级)。第5章安排了16个基础性实验(三级)。第6章安排了49个物理演示及探索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2)/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系列教材》是其姐妹篇《大学物理实验Ⅰ》的拓展与延伸,在忠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原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的基础上,突出了物理实验与现代科技及信息科学的融合,精选了26个反映当前主流和
夏湘芳、刘归主编的这本《大学物理实验(高等学校教材)》是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总结湖南工业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多年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为5章,**章是绪论,介绍物理实验课程的意义、任务及教学环节,实验报告的格式要求,实验应注意的
《大学物理实验》是在总结长期的物理实验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基础上,按照教育部颁发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大学物理实验》分为11章,包括26个实验,涉及力学、电磁学、光学、声音与波、热学、地球、近代物理及技术性实验的内容.
《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丛书·中山大学物理学实验系列丛书:基础物理实验》按照高等院校本科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分为三篇共11章,系统介绍了物理实验的基本要求,物理实验数据的基本处理方法和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并介绍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多种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和控制方法,以及多种物理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根据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第4版》是根据2004年教育部对医学院校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并参考有关高等院校物理实验教材,以及结合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多年来的物理实验经验编写而成的。在物理实验教学实践及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本书既保证物理实验学科系统不变,又增加了很多趣味性很强的新实验。既涉及普通物理实验的内容,又交叉了
《大学物理实验》根据教育部《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编写,内容分为绪论、误差及数据处理、基础实验、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六部分,较为完整、系统地反映了主流实验教学理论、技术和方法。本书注重实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层次化、模块化相结合。同时,结合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行业的特点,面向化
《物理量测量》根据《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立意新颖,突出物理量的测量。《物理量测量》分章节介绍了测量的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力学量、热学量与波动特征量测量,电磁学量测量,光学量测量,近代物理与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书末附表还给出了常用物理量表。《物理量测量》列出的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比较全面,
科学实验是青少年对科学理解的非常重要和直接的方法,通过实验,观察现象,由现象得出结论,在实验的过程中,青少年动手动脑,直观的了解到一个科学原理的真实运用和体现。本书选取了40多种比较简单且具有代表性的物理实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普及科学知识。也同样适合大众阅读的科普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