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中的一种。朱自清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清新秀丽,沉郁隽永,语言朴素,真挚感人,能够用平易的叙述表达深厚的感情,被称为“美文的典范”。本书选取了朱自清各个时期的散文佳作,如《背影》《给亡妇》《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本书共分为老子篇、孔子篇、墨子篇、孟子篇、庄子篇、荀子篇、韩非篇、商鞅篇共八部分,分别选自《老子》《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八种诸子著作。先秦诸子都是思想家和哲学家,并非纯粹的文学家。但他们在与人辩难时,为了说服对手、驳倒论敌,都十分讲究文字技巧,注重文章的表现力。先秦诸子散文与别的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散文评论集。作者长期从事吕梁地方民俗文化的研究,且有一定的成果。该散文集精选了作者从事文学创作以来的散文和文艺评论作品,汇编成集。分山水散记、世情童趣、艺文品评、附录四部分。山水散文以吕梁地区的自然风景、文物古迹、人文地理为叙写对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沧桑变化带给作者的思考和感悟;艺文品评是作者
《此情可待》是一部个人散文集。本书内容包括“乡关梦回、身边故事、家长里短、往事如烟、杯酒偶得”等五大部分,是作者十多年来记录和创作的散文作品,文字在“有我”的思想情韵与文化风格中进行陈述,表现出的一种成熟的情感风向:真诚、素朴、智慧、淡然。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家国、对社会、对家庭的深情,以及对跌宕起伏人生的回望和反思,整部
本书是老年作家涧蔷先生的散文作品集。全书以时间线为轴,记录了作者的小孙子恺晫从2015年到2021年间的成长过程。这些发生在小孙子恺晫身上的种种难忘的事,均为作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充满了情趣。这些琐碎的记忆,构成了一幅小孙子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的生动图画。在爷爷的笔下,小孙子恺晫是一个聪明、懂事、活泼、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这是一部中国人物的散文集,系桐乡市文化精品创作扶持项目。三十余则文字,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历史名人,中卷为桐邑先贤,下卷则是小说人物。是一部由人物而深入历史文化的读本,折射出中国文化的斑斓与丰富。
本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百年变迁”,主要追寻解放路的前世今生和历史地位;第二部分为“往事经典”,主要追忆解放路的名楼、名店、名人,以及在这条路上发生过的重要历史往事;第三部分为“风物探源”,主要介绍了解放路及周边的建筑和市井风土;第四部分为“百姓记忆”,主要收入了不同年代的西安市民,对解放路往事的“亲历”和“亲闻”。
本书从生活的细枝末节处提取片段,以清雅淡然的笔墨,写浮生之逸事;以幽默闲侃的方式,道浮生之逸思。辞藻中不失笠翁之闲情,笔墨间犹有三白之雅趣。一册在手,既享超然物外之闲适,又得入世辟里之哲思。本书是《枕灯偶记》的姊妹篇,继续前作风格,古韵悠长,文笔细腻,情感丰富,富有文采。
本书用梦境起笔,在亦真亦幻的“古驿道”上,杨绛用深沉内敛又饱含热爱的文字,向读者讲述了自己送别女儿与爱人的伤痛经历,并在文字中再一次与自己生命中最亲爱的人作别。杨绛的文字向来冷静、平淡,但在这作别的梦境中,她难得绽露深情,每一行文字都浸满了爱怜与哀愁,正如她自己所言,“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