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学术文库: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现代化双重驱动的农地流转研》基于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背景,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解决农地流转滞后为研究方向。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地流转发展状况,揭示我国农地流转滞后的独特性:通过对农地流转市场供求状况的分析,探寻农地流转市场中供求主体行为的
*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的的社会救助制度。建立*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对青海藏区农(牧)区*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为青海藏区农(
本书运用循环农业、政府规制等理论,对政府规制下黑龙江省循环农业开展理论与实证的研究,并采用不完全信息的非合作动态博弈与演化博弈深入描述和解释省域发展循环农业,旨在探求如何提高中央与地方政府、农户与政府、涉农企业、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主体参与循环农业的积极性,剖析影响因素,找出博弈策略,构建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和检验,形成
本书在阐明了无锡、保定农户收支变化的地域政治、经济、社会背景的情况下,基于2011年调查和1998年调查的数据,以无锡马鞍村与玉东村、保定南邓村与固上村为重点,对无锡、保定城镇化进程中农户收支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力图诠释20世纪末到21世纪*个十年无锡、保定农户收入与支出变化的特征及其结构变迁的原因,从而为观察农村
《北京农垦大事记(1949-2015)》是在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修志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农垦史研究分会的指导下,由北京首都农业集团各二级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完成的一部史料丰富的北京农垦史。它比较准确、翔实地记述了北京农垦的发展历程和体制沿革;多角度、宽领域浓缩了北京农垦在社会、政治、经济、人文诸
《中国市级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范例: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例》从规划背景与意义、规划条件分析、主导产业选择、总体战略、主要任务、重点产业建设规划、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总体介绍,以期为泸州现代农业发展做好顶层设计,促进泸州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
《园区带动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以陕西省太白县为例》围绕陕西省太白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从空间布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色产业体系、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支撑体系建议、农业改革与机制创新进行了分析,配以具体规划布局彩图,对相关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具有较高的理论特别是实践指导意义。
《中国市级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范例: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例》从全球、全国、全产业链等多角度审视泸州市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与挑战,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系统设计了泸州市现代农业建设的“1842”蓝图:“1”是指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为统领,以基地、园区为载体,以落地项目为抓手,创立“一个山地现代农业样板”;“8”是指做大
编辑《天津当代农业发展史(1949-2010)》目的在于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天津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变化,展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天津广大农民在农业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伟大成就,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反映天津农业经济在各个阶段的历史进程,突出近30年农业经济改革、农业生产发展取得的辉煌业绩。《天津当代农业发展
对“农村改革何以可能”这一关乎中国市场转型源流的重大议题,已有研究往往以“小岗典型”为原型,将其简单地描述为农民自发推动、国家顺应民众意愿的过程。然而通过对安徽省农村改革早期实践过程的历史材料和地方档案材料的收集、分析和互证,本书试图再现农村改革初期的实践逻辑和复杂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