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散文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优良传统,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发展并完善了古代散文的各种文体,影响了元、明、清各代散文创作,对当代散文创作也有重要借鉴意义。《唐宋八大家散文全
《乐府诗集》是一部成书早、收录我国古代乐府歌辞完备的诗歌总集。由于《乐府诗集》全本的篇目浩繁,为了使读者既能窥乐府诗歌之全貌,又可领略其核心精华,本书编者以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为蓝本,精心选编了其中十一类颇具代表性的名篇,汇集成《乐府诗集全鉴》一书。此外,本书还在文中添加了注释及赏析,以便于读者阅读理解,体会乐府诗词的
《中国诗歌:我是谁》为“中国诗歌”系列丛书之一(第83卷),收入荣荣等一百多位诗人的诗歌原创、转载作品四百余首,及近十位诗歌理论作者的诗歌评论、诗歌美学文章。诗歌作品比例约占80%,文章比例约占20%。诗歌作品部分,无论原创还是转载,绝大部分都是诗人的近作,而文章部分,则既有作者的近作,也有少量旧作。(我是谁)
花间词向以词风香软闻名,内容偏重闺情、情调绮靡柔媚、词藻锦绣华丽,自古流传广泛、吟唱不*。陈如江编注的这本《忆昔花间初识面(花间词版画插图版)》从《花间集》中精选280首词,收录温庭筠和韦庄等18位词人的代表作品,囊括花间派名篇佳作;每首词除了作词语典事方面的注释之外,还附有前人有关的词话、词评,有助于读者对作品的意境
《诗国花开:唐诗美感的流变/当代学术名家精品典藏》是一部研究唐代诗歌流派演变发展的学术作品,从宏观着眼,概述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时期诗歌发展的历程,并将唐朝各个时期政治文化等大环境对诗歌流派、诗人创作的影响和关系,纳入诗歌体系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和独创性。
以较科学的方法总结了诗词创作的基本技巧,如辨识字声平仄和区分韵部必须以《广韵》音系的《礼部韵律》(平水韵)为准;学习诗词格律先从五言律诗入手;五言律诗的关键是辨别仄起和平起两式。本书文字浅易简明,指示了一条治学入门的途径与方法,只要做完规定的练习题即可掌握基本技巧,对于深研诗词创作艺术,有指月之功效。
《《红楼梦》赏析》(一卷)为“《《红楼梦》赏析》”系列的一卷。本系列每十回为一卷,共十二卷。该系列以现存接近作者原稿的庚辰本为底本,参校现存的其他脂本,争议颇大的“靖藏本”及“卞藏本”不在参校之列。“庚辰本”缺失的六十四回和六十七回以及后四十回,则以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年1月影印出版的程乙本为底本、参校北京图书馆出版
明崇祯刻本《周雅续》是现存收录明代陕西籍诗人诗歌最多的地域性总集,收录82位诗人的诗赋作品多达2709篇,体裁多样,题材广泛,内容描写、现实反映、思想表现、情感抒发等等涉及了明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大量的作品,不为其他传世典籍所载,而唯一为此书保存,其文学文献价值弥足珍贵。由于其书传世甚为稀少,书目文献亦不详,故
《民国词学史着集成》有两点应予说明:其一,收录了一些中国文学史类着作中的词翠史部分。民国时期的中国文学史着作主要有两种结构方式:一种是以时代为经,文体为纬,此种写法的文学史,词史内容分散於各个时代和时期。另一种则是以文体为纲,注重文体的发展演变,如郑宾於的《中国文学流变史》的下册单独成册,题名《词(新体诗)的历史》,篇
《明清散曲与歌谣时调互动研究》分为上下两编,分别从宏观和具体方面呈现了明清两代文化文学场中散曲与歌谣时调的互动全景及一系列具体互动情况。论文上编第1章描绘出了明清时期散曲与歌谣时调的互动轨迹和整体情况。第二章揭示出了明清散曲与歌谣时调在不同阶段呈现出相异互动情态的原因。第三章主要结合明清散曲和歌谣时调各自的整体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