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遗书为底本影印出版。是迄今为止披露该馆敦煌遗书藏品最大最全的一部大型图录。
《西域考古记举要中国西部考古记》为我社“文津文库”之一种,收入民国时期著名学者冯承钧先生考古学方面的译着两种,即《西域考古记举要》(附译格鲁塞《极东史》中《中亚佛教艺术》一章)与《中国西部考古记》,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西域考古记举要中国西部考古记》由郭鲁柏等编着。
本书包括上篇尹湾汉墓简牍校释和下篇尹湾汉墓简牍字表。
本书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被称为“敦煌的守护者”的常书鸿与池田名誉会长有关敦煌艺术及东方文明的对谈集。对谈从名誉会长在第五次访华(80年)期间与常书鸿相识开始,收录了在北京、东京两地间往返的书简。
《探索器物之谜》包括时间的足音、孔方春秋、千年巨鼎出殷商等内容。
《济宁历代墓志铭》共收录济宁范围内出土的历代墓志一百三十余块,这些墓志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还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一笔不可再生的特殊文献资源。这些墓志不少出自书法家、艺术家、文学家、史学家之手,书法精湛、文字洗练,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学术价值。本书由李恒法、解华英编著。
本書是彙集楚簡帛通假字以及異文、古文、異體字、古今字、俗字、歧讀字、訛誤字等各種用字之例並作簡明解說的專著,帶有工具書的性質,目的在於從歷史文獻學的角度,結合楚簡帛與典籍中的文例研究古人的用字慣例,分析本字與通假字的關係,定其讀音,釋其含義,以讀懂讀通簡文為主要目的,收字範圍涵蓋了迄今所能見到的絕大多數楚簡帛。本書適合
《文房四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的文房四宝,凝聚着传统文化精髓,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芒。它多侧面地反映了古代中国文人的思想抱负与审美情趣。这些古代文具既是几千年来中国文人的情结所在,同时又作为一种艺术而精彩纷呈,因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本书详细述说了中国笔墨纸砚的渊源流变过程,结合百多幅图照,介绍各艺术流派
从中国地图看玉环,她只是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的一个极小的岛而已,小到刚刚能看清地名。她东濒披山洋,南连洞头洋,西嵌乐清湾,县域面积227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78平方公里。现辖玉城街道、坎门街道、大麦屿街道、楚门镇、清港镇、芦浦镇、干汀镇、沙门镇、龙溪乡、鸡山乡、海山乡等3街道5镇3乡。现有总人口60多万,其中本地人
闫玉光主编的这本《张家口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华》从馆藏的青铜器、金器、瓷器、玉器中精选出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180余件(套),真实全面地层现了张家口历史文化发展历程,让读者了解到祖祖辈辈留下的真实而生动的印迹。通过展示这些具有北方民族特色且又反映历史时代特征的珍贵文物,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窗口,让人们从文物藏品这个角度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