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南旺》为2007~2008年度山东汶上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及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成果,较完整地总结了工作过程、技术手段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增加了遥感探测、精密GPS测量和探地雷达等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公众考古学实践两部分内容,还收录了以京杭大运河山东段为主的相关运河文献汇编和研究成果简目。报告采用
北京地区先秦时期多数时候都是农业和狩猎畜牧经济南北并存的局面,自然环境及其变化对文化发展有明显制约,人地关系总体比较和谐。《北京先秦考古》由韩建业编著。《北京先秦考古》在考古学分期的基础上,对北京地区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聚落形态、经济形态、人地关系等进行了综合考察,认为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该地区文化发展的一个显
姜女石遗址是目前国内保存较好并经过大面积系统发掘的秦代大型建筑遗址群之一,是秦统一大帝国的象征与见证,同时又是一项将人文建筑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古代人类工程。它的发现对秦代考古、历史地理学科的研究均起到了积极的促动作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学术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是国务院部署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当前我国最大规模、最首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单位。为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在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了全区第三次文物普查办公室
程庄墓地位于南阳市镇平县安子营乡,是一处以东周时期墓葬为主的墓地。2006年7月至12月,受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委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龙山时期灰坑15座、瓮棺1座,东周、汉、唐及明清时期的灰沟3条、水井1座、墓葬212座。《南阳镇平程庄墓地》对这些遗存进行了全面
《边疆考古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辑的系列学术丛书。本辑收录考古调查报告以及研究论文30余篇,内容涉及中国边疆以毗邻地区的古代人类、古代文化和环境。
《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2卷)(套装上中下册)》收录了三峡文物保护工程重庆库区2002年度田野考古报告及之前年度的部分考古报告共计75篇。考古发掘表明,长江三峡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源地和重要的舞台,保存了自旧石器时代至明清的各种文物古迹,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2卷)(套装上中
《辽宋西夏金代通史》是根据享誉海内外的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和漆侠先生的提议,由漆侠先生与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组织编委会,制定编写大纲,并遵照中华大一统和各民族平等的理念编写的一部包括10—13世纪中国境内全部政权历史的大型断代通史。 本通史共分为政治军事卷、典章制度卷、社会经济卷、教育科学文化卷、宗教风俗卷、周边民族
中国玉器凝聚了近万年的文明成就,的确称得上博大精深了。而这光怪陆离的神秘殿堂,人们往往不得其门而入——虽有美玉在目,终不能观奇览胜,失之交臂;有时不明真相,甚至被惟妙惟肖的仿品所蒙蔽。如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去追逐曾经泛起拘浪花、采撷到闪光的奇珍呢?《古玉六百问》就是这把入门之钥——从社会背景、玉防、玉色、纹饰、工艺和种
司南佩、、战国羊脂白玉司南佩、西汉羊脂白玉司南佩、西汉羊脂白玉司南佩、战国羊脂白玉司南佩、东汉羊脂白玉司南佩、东汉羊脂白玉司南佩、汉代白玉司南佩、汉代白玉司南佩、汉代羊脂白石英石司南佩、汉代羊脂白玉司南佩和汉代白玉司南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