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山东省名老中医、名中医传承工作老中医专家刘启廷总结毕生临床心得之作,在刘老所著《常见病一方通用经验方》的基础上整理改编而成。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阐述了什么是一病一方通用,一病一方通用源于《伤寒杂病论》,并详细介绍了《伤寒杂病论》与现代临床结合应用的特效方药、药症对应和常用中药400味用药心得以及临床运用一病一方
“中国中成药名方药效与应用”丛书包含3种子书,共10卷。子书一以现代病症分类介绍我国中成药名方,共8卷,分别为①心血管神经精神卷②呼吸消化卷③内分泌代谢、风湿免疫、泌尿男生殖卷④外科皮肤科卷⑤妇产科卷⑥五官科卷⑦肿瘤血液卷⑧儿科卷;子书二共1卷,为子书一的精华本;子书三共1卷,为子书二的英文版。该丛书是由院士、国医大师
“中国中成药名方药效与应用”丛书包含3种子书,共10卷。子书一以现代病症分类介绍我国中成药名方,共8卷:分①心血管神经精神,②呼吸消化,③内分泌代谢、风湿免疫、泌尿男生殖,④外科皮肤科,⑤妇产科,⑥五官科,⑦肿瘤血液,⑧儿科;子书二共1卷,为子书一的精华本;子书三共1卷,为子书二的英文版。该丛书是由院士、国医大师、全国
方剂是中药物的聚集体,我先是从研究中药为起点,根据每一位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性味归经等来研究方的外延和内涵。每一个方剂都是不同的药物的配伍组合一起的, 包括临床的方剂加减应用也多是从方药的12种配伍理论而来的,1,君臣佐使配伍,2、四气配伍(寒凉温热平),3、五味配伍(酸、苦、甘、辛、咸),4、归经配伍,5、七
《肘后备急方》,又名《肘后救卒方》《葛仙翁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为东晋著名医家葛洪撰著,是葛洪将其巨著《金匮药方》(亦称《玉函经》)“采其要约”,为救卒而撰。梁代陶弘景将原书86篇改编为79篇,复添22篇,总计101篇,名《肘后百一方》。金代杨用道采唐慎微《证类本草》中的部分方子补为“附方”,名《附广肘后方》。
《方药配伍学》是一本根据中药的基本属性建立的完整配伍理论体系的专著。中药是方剂的基本组成,配伍决定方剂的方势和法度,掌握不同中药的性能和作用是学习方剂的基础,在不同的配伍方法指导下,理解药与药在同一个方剂中的内在联系,可以更加辩证地认识方剂的功效,更深刻地理解方剂的深层意义,更准确地把握方剂的临床应用方向。本书以第六版
《皮肤病经方医案存真》医案是作者从每年诊治的上万人次患者中,收集较完整的医案139例,涉及40种皮肤病,不求齐全,但求真实。该书推崇回归中医经典,以经方立规范、古为今用;全书体现“证病兼辨,首辨阴阳,谨守病机,因人制宜,表里同治,针药并施”的临床主线,追求医案“理、法、方、药、量、效、真、益”的统一。该书适用于中西医临
中药方剂学是药学类、药品制造类、食品药品管理类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主要阐述中药学与方剂学基础知识、常用中药基本性能与功效应用、常用方剂组成与功效应用。全教材共分三篇,上篇的主要内容包括中药学与方剂学的基础知识,并增加了少量中成药的介绍,共两章;中篇介绍385味中药,每味中药从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用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