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墩遗址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正仪绰墩村,其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中心区面积29万平方米,文化内涵从下至上依次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另有唐宋时期遗存。绰墩遗址不仅面积大,而且内涵丰富保存较完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2000年重要考古发现,是太湖地区发现的文化序列最为完整、文化遗存极为丰富的一处重要
库木吐喇千佛洞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遗产,是古代龟兹人民汲取东西方多种艺术精华而开创的龟兹文化的代表作,以其独特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闻名于世。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库木吐喇千佛洞的保护工作。早在1961年,库木吐喇千佛洞就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列入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日本信托基金援助项目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于2008年完成了项目要求的主要任务后,2009年2月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举行了成果汇报会,会议的成果就是这个报告的基础。本来,报告应该在项目结项时的2009年9月出版,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拖延至今才得以面世。在此,我谨代表本报告编委会向项目参与
金旭东主编的《后太平——东辽河下游右岸以青铜时代遗存为主的调查与发掘》主要面向青铜时代遗存,以20世纪80年代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工作中已被发现并著录于《双辽市文物志》上的青铜时代遗址为基础,结合新发现的多处遗址,力求全面了解这一区域青铜时代遗存的分布情况、保存现状及文化面貌。
《唐宋瓷器装饰艺术研究》从唐宋流行的装饰题材入手,将装饰题材和装饰技法分别分类,分析装饰内容、布局、技法上的变化,概括总结出装饰内容、技法的种类,讨论其时代上的变化和演进,然后对唐宋时期的瓷器装饰艺术进行分期,阐明各时期瓷器装饰的特点和艺术风格,并探讨当时的时代精神、审美风尚及其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
《五莲文物荟萃》采用157克哑粉纸彩色印刷,230页码,中英文对照。由山东大学教授、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栾丰实先生作序。本书共收录了五莲县博物馆馆藏的200余件精品文物标本以及部分不可移动文物照片,按玉石器、陶瓷器、青铜器、钱币钱范、印章、石刻等类别编排,皆为五莲县辖区内先民从远古到近代从事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生产生活用
《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忠县翠屏山崖墓(乙种第21号)》是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配合三峡水库工程,于2007~2008年在重庆忠县翠屏山发掘的40座崖墓和9座石室墓的考古报告。其中崖墓的时间起自东汉中晚期,下至南朝齐、梁时期;石室墓的年代在明代晚期。《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忠县翠屏山崖墓(乙种第21号)》全面
张利军编著的《甲骨文史话》分为九个部分,分别介绍甲骨文的发现、发掘的情况,分为非科学的乱掘与按照考古学科学方法的发掘两个阶段。书中介绍了甲骨文被发掘之后的资料整理与公布情况,包括对私人发掘甲骨的搜求和整理公布,对科学发掘所得甲骨的整理与公布。介绍了商周时人利用甲骨占卜的程序及甲骨文文例的发现与总结。重点介绍了甲骨文发现
《金文史话》由杜勇,周宝宏所著。《金文史话》内容简介:金文,虽不是金光灿烂的文字,但透过她却能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绚丽与辉煌。从金文一脉相传而来的中国汉字,所承载的文明成果已然熠熠生辉,而千万篇金文更将失落已久的古典文明画卷般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商周金文的初始载体是青铜器,而后出现纸质载体,当今电子载体亦大量涌现。各种载体
新疆石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