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科技研究(第8辑)》是一部关于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的学术系列出版物,主要刊登国内外文物保护理论与方法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保护工程技术研究的成果,以推动我国文物保护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发展。此前已连续出版七辑,本辑刊登文章主要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南京报恩寺遗址地宫及出土文物保护技术研究”、财政部(中国文化遗
《南方民族考古(第8辑)》收录发掘报告3篇,研究论文10篇,书评1篇。2010年11月,四川成都天府广场出土两通罕见的汉碑,内容丰富,保存较好,是近年来我国汉代考古的重要发现。本刊编辑部约请了六位学者撰写论文,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两通碑刻的年代、性质、碑主以及碑刻所反映的职官制度、在成都乃至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价值等
水流冲刷导致黄河沿岸大范围塬岸崩塌,位于黄河西岸的梁带村村北冲沟断崖上暴露出墓葬的痕迹…… 韩城梁带村两周古墓群以其规模较大、级别较高、布局完整、保存较好著称,其丰富的青铜、玉器、金银器及墓葬遗存发现填补了多项考古空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被评为“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梁带村里的墓葬:一份公共考古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用玉传统,八千年前的先民们就开始制作使用玉器,崇玉爱玉的文化传统延续至今,成为中华文明的特征之一。中国古代玉文化博大精深,不同时期玉文化的面貌也各不相同。对古代玉器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不仅对我们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明成就很有裨益,也能提升我们对古代玉器的鉴赏水平。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关于滇,滇国墓葬概述,滇池地区(滇国)青铜时代遗存的编年、分期和年代,滇池地区青铜遗存的文化因素分析,滇的文化特征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编著的《考古学研究9》是北京大学《考古学研究》系列丛书的第九种,是为配合纪念严文明先生八十华诞汇集的一本学术论文集,主要作者为中外中青年学者,这些学者大部分受教于严文明先生,这次为庆祝严文明先生的寿辰,特撰写学术论文以示庆祝。论文讨论的范围,涵盖了自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
《天津博物馆藏砚》收录天津博物馆所藏古代精品砚台200余件,并有概述叙述了馆藏古代砚台的收藏情况及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天津博物馆以量多质精在国内外博物馆界享有盛誉。《天津博物馆藏砚》图版印制精良,附有局部图和说明文字,如同一部浓缩了的中国砚台发展史。
王志军、黄林纳编著的《80件最有意思的中国陶瓷》是《博物趣吧》系列之一。 彩绘蟠龙盘,制作精巧,花纹别致。盘为敞口,折沿,平底,外壁压印浅浅的绳纹,内壁磨光,先饰一层黑色的陶衣作底,再以红彩或红、白彩绘出蟠龙图案。龙纹在盘的内壁和盘心作盘曲状,头在外圈近盘口边缘,身向内卷。尾在盘底中心。方头圆目。张大口。牙上下两排,口
碑志文是以碑为载体,记人、记事的文体,根据其内容和用途,大体可以分为纪功碑文、宫室庙宇碑文和墓碑文等几种。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碑志文滥觞于先秦,形成于秦汉,在东汉时期达到高潮,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文体规范。此后,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社会文化思潮的变迁,碑志文一方面在文章体制上经历了由散化到骈化,由骈化再到散化,中
中国扇的材质、形制、工艺丰富多彩,有最普通的芭蕉扇,有专供王公贵族使用的龙凤障扇,有文人雅士题字作画的折扇,有仕女持于手中的团扇……一枚小小的扇子是中国人的大道具,用以扇风解暑,还能用来装点身份。《中国扇》介绍了扇子的种类和工艺,更多的是扇子所承载的中国文化。《中国扇》的作者是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