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一个必经的过程。特别是早发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路径给了发展中国家一个理想的发展图景,但是由于所处时代背景的差异,发展中国家如何才能破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现代发展之路,当我们审视社会发展的经验的时候,往往把目光投向了发达国家。张青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政策供给-- 国际经验
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创新理论,构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宏伟蓝图,制定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战略目标、总体要求、着力点和行动方案;并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伟大号召。按照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观点,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
《大湖流域绿色发展丛书:林业市场化改革、林业经济增长与集体林地经营问题研究》系统地阐述林业市场化概念、标准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中国林业市场化特征以及市场化改革的局限性,指出林业市场化进程评价研究面临的困境;参照国内外经验,结合林业特点,构建中国林业市场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计算中国林业市场化指数,描述林业市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模拟与景观评价研究》以浙江省安吉县土地利用/覆被为研究对象,以1998年、2003年和2009年LandsatTM5影像为数据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集成,结合地理计量模型,研究了区域过去近十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动态过程、结构分异和驱动机制,运用CLU
目前,如何围绕“人”的因素,通过“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来实现对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推动效果,既有实际需求。更有宝贵经验,亟需研究人员从理论与实践上厘清相关思路、总结有效模式,以达到规范与引导的双重效果。基于这种考虑,韩洁、胡志全著的《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为切入点,在国家软
编写人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农业园区规划的编制与研究工作,完成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业园区规划200多个。《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案例精选》从中精心挑选了九种类型16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将其分类汇编成册,供读者参考与借鉴。这些案例涵盖了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囊括了种植类、养殖类、加工物流类、休闲观光类、产业融合类、科技类、生态
李金祥主编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实施指南》立足于建设单位的角度,以建设项目管理程序为线索,以北京新建科研买验楼为例,绘制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流程图》,以此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阶段审批程序、需提交的材料清单、办理时限、主要工作内容、相关责任主体、工作成果要求、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等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本书的编辑出版,可以使农
罗其友、高明杰、刘洋等著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重点从供给角度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能力现状、适度规模、区域布局、发展模式和推进路径等重大战略性关键性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
《2014-2015国家麻类产业技术发展报告》总结了麻类产业技术体系2014-2015年的科研工作编写而成,介绍了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取得的阶段性进展,主要包括促进科研与生产结合方面,围绕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研究提综合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开发了新的加工产品和生产机械机具等。对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组织的活动及加强与地方政
本书为2015年度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调研成果汇编,针对北京农村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新三起来”、农业农村信息化、乡村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展开了富有理论前瞻性和实践指导性的探讨,分析了当前北京农村改革面临的整体形势,提出了未来推进北京农村改革的方向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