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兵团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紧紧把握国家政策和学科的热点前沿问题,立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于新常态视角,从兵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服务业发展问题和兵团城镇化发展路劲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为新常态背景下兵团的发展提供了及时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参考。
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土地”新政的实施和农民时间的经济价值的提高,农村要素禀赋结构发生重要改变,这意味着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也将随之调整。由于技术创新是由其需求方和供给方力量共同决定的,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也应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展开分析。本书从这两个角度探讨了农户要素禀赋结构转变和规模变化
提高农民素质,培育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是经济新常态下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书对陕西省猕猴桃产业主体的一手调查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指出农民科技培训多元化供给主体的出现以及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之间无法有效协作满足农户实际需求的困境,并基于多中心理论,通过个案分析,提出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多元化供给主体协同合
本书系统全面地探讨了土地利用碳核定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近些年区域碳循环方面的最新资料和研究成果。结合遥感解译、GIS分析、土地利用建模和生态模型等技术手段,对区域尺度土地利用的碳效应进行了系统评估,探讨土地利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及其碳源、碳汇空间格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从土地利用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重点行业研究报告2016》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详细介绍了2015年我国农产品加工重点行业情况。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重点行业研究报告2016》共有10个部分,分别为:总论、粮食加工、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肉类加工、乳品加工、蛋品加工、果蔬加工、茶叶加工、水产品加工。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重点行
《粮食作物节能减排技术与政策初探》是在多年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拟从理论、技术和政策等多层面出发,探讨我国作物生产节能减排的技术与政策问题。《粮食作物节能减排技术与政策初探》理论联系实际,技术内容丰富,可以作为从事作物耕作栽培及农田生态环境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农业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
《中国水产科学发展报告(2011-2015)》主要是总结“十二五”期间我国渔业科技取得的新进展、重要成果和国内外研究动态,报告主要分五部分,分别为专题报告、重点领域研究进展、主要渔业科学家介绍、渔业国家科技奖励、“十二五”通过审定的水产新品种等,以期为渔业行政部门、研究和推广机构、水产企业及社会各界掌握渔业科技发展动向
本书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连续出版物半年刊,已经列入南京大学csscs辑刊,本卷为2016年上卷。收入研究论文30多篇。内容涉及农村问题的各个方面。本卷专门收入土改的专题。土地改革是中国革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共产党巩固政权的关键步骤。土地改革的开展伴随着共产党对乡村社会“阶级意识”的输入,通过动员与阶级教育,共
本书是根据《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指南》中“建设现代农业问题研究”方向设计的,意在证明一种可以在小农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农业分工专业化获得一种兼顾公平与效率、兼容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大生产的新路径与新制度。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经济基础,在相当长的时期和相当大的地区内只能是小农经济结构,即便90%的农民都成功转移到城镇
《明清以来闽粤赣边的农业变迁与山区环境》以闽粤赣边山区为研究对象,以明清之际以来的四百余年为历史跨度,对于该地区的农业变迁与山区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论述,该研究属于难度较大的跨学科研究,作者在掌握丰富史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思考,既有宏观的理论概括,又有扎实的个案分析,对于推进区域史、农业史、环境史的相关研究均有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