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中国和东南亚的八个国家铜鼓文化的历史考察和重点田野调查,对铜鼓文化的重要性进行了再认识,为我们保护铜鼓文化提供了田野基础。全书共分为6章,主要内容包括:导论、铜鼓文化的重要性、铜鼓文化现状、铜鼓文化的保护研究、铜鼓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铜鼓文化保护的建议和对策等。
河北省自古人文荟萃,文物古籍丰富,历史上对文物古迹的记录和考察活动一直不绝。许多年来,河北省文物工作者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文物保护和文物发掘、文物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书汇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河北省考古发掘成果,收录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及近代史迹与代表性建筑一万余处,可谓集两次文物普
深圳咸头岭——2006年发掘报告
《岩时空(云冈石窟空间艺术)》从大视觉艺术的角度,宏观地看云冈石窟,主要关注其视觉艺术的重要价值,分析云冈石窟的整体建筑形式,每个洞窟空间的建筑结构,雕塑与建筑的结合,分析其利用装饰艺术规律和特点,以雕塑为手段构建的特殊佛教建筑空间。云冈石窟作为佛教建筑在内容上极大地宣传和弘扬了佛法,在建筑形式上创新了佛教艺术的神秘空
2006年,为了配合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山东段的施工,山东博物馆等单位对梁山薛垓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了汉及宋墓210座,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铁器等随葬品,山东省文物局、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编撰《梁山薛垓墓地》一书,为研究梁山县及鲁西地区汉代和宋代墓葬形制、随葬制度提供了翔实的材料。
《石鼓文概述·印话》针对性地聘请对相关碑帖有专门研究的书法家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写经验,分别从多种角度剖析讲解临写技巧。内容涉及基本点画、用笔特征(点法、横法、撇法、捺法、折法、钩法)、偏旁部首(偏旁组合法)、结体特征(包括难辨字、形近字、同字异形)等方临习与研究名碑法帖而编写的参考书。
这部书所展示的六十件(套)景泰蓝制品,是我多年来收藏的铭心之品,得来不易,甘苦自知。很多朋友看了这些藏品后很好奇,觉得我是一个理工科的大学教授,何来如此雅兴玩这些传统的老古董?作为一名教书匠,历来清苦,又何来钞票买这些价值不菲的皇家旧物?这些问题,真是一言难尽。但是有一条,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名言:“世界上唯有‘热爱
《淘瓷考辨览要——742件实样非语言符号图解》是著名瓷器收藏家、鉴定家吴元浩与许国良的又一部力作。两年前吴元浩的《地摊淘瓷777天——手记与实样图解》在上海书展推出引起轰动。本书正是在作者广受市场好评的呼声中推出。作者在本书中针对各个时期的藏品,写下了一百段“淘瓷考辨览要”和大量的“实样览析”,就是从各个方面帮助读者对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共三十卷,以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汉文非佛教文献为资料来源,将这些数百年前或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写本,全部按号释录成通行的繁体字,并对原件的错误加以校理,尽可能地解决所涉及文书的定性、定名、定年等问题。本书收录的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民族、历史、艺术、语言、文学、音乐、
敦煌学、域外汉文献研究是近百年来新产生的两个人文学科。其中有三个比较重要的理论问题:一是敦煌文学诸文体的分类和起因,特别是变文、讲经文两种文体的区别与关联;二是越南、韩国、日本的古代汉文书写,其形态特点和文献学意义;三是敦煌俗文学品种在海外流传的情况,它所表现的文学空间(域内、域外)与社会属性(雅、俗)之间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