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禅文化的观点来解读《红楼梦》,是传统文学与佛教文学美丽的邂逅,这也是《红楼梦》的灵性之处。人生zui大的可悲不是生离死别,而是在短暂的生命轨道之中,我们丝毫没有忏悔之心,并且在这个浮躁的周边,我们没有办法自我观照,曹雪芹做到了,他通过文学形式将之呈现出来。《红楼梦》是一本世间的经书,将世间的一切都转达得无比完美。《解
一位优秀的作家,性情真诚则未必学养深厚,学养深厚则未必胸襟广阔,胸襟广阔则未必气质高华,古典精神和现代意识双剑合璧,则尤其难能可贵。“四美具,二难并”,这样的优秀作家在熙熙为名、攘攘为利的中国当代文坛,早已寥若晨星,屈指可数。我从文二十余年,有幸认识其中一位,他就是李元洛先生。——王开林
《中国诗歌(第78卷2016.62016年网络诗选)》收入近三百位诗人的诗歌原创、转载作品五百余首,及少量诗歌理论作者的网络诗歌评论文章。诗歌作品比例超过95%,全部来自诗人博客、诗人微博、诗人微信群、豆瓣诗人主题站、专业诗歌网站、文学门户网站等各种网络平台,无论原创还是转载,*大部分都是诗人的近作,或精选集粹。
词家的名字少有不好的,像晏几道、柳永、秦少游……但好成纳兰容若这样的,也是异数。“纳兰容若”,只这四个字便是一阕绝妙好词。唇齿之间流转,芳香馥郁。所以,从一开始命运就埋下伏笔,安静蛰伏在人生里静候结果开花的一天——他被人记取,不是因为他是权相之子,不是因为他是康熙的宠臣近侍,而是因为他是横绝一代的词人。
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研究及教学工作,并出版过多部学术著作,本书收集了作者近年来有关方面研究成果的文章,并对先前的研究观点进行了修订和补充说明,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中国古典诗法举要》将诗法按感情、意象、语言、结构、诗趣、声韵六个方面大致分类,然后分别列出细目进行论述与阐释。在研究方法上则采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既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对具体作品分析的空洞论述,亦避免只着眼于一句一词、缺乏理论上升华的琐屑之谈。在剖析古人作品时,既赏其诗法精妙独到之处,亦揭其缺陷与不足,以帮助
《并世双星: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采取平行比较的方法来解读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从经历和人格、政治热情和政治意识、爱情主题、女性形象、浪漫主义、悲剧意识、梦境意象、幽默感与喜剧性、死亡意识、诗性意味、基本价值图景等角度,比较两位戏剧大师的同异,进而揭示东西方文化在审美趣味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独特性和共同性。平理若衡,照辞如
《敦煌变文集补编(第二版)》是敦煌变文领域的重要文献汇编,辑补敦煌变文的又一次结集,共录新发表9篇,补校6篇,广泛把握出敦煌俗文学的成就,充分反映出敦煌变文研究的历史脉络。前半部为手写影印,后半部影印敦煌写本。
本书旨在展示《金瓶梅》版本及其研究成果,以为《金瓶梅》研究之参考和检索工具。全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收录《金瓶梅》面世以来所知见的版本,以词话本、绣像本、张评本、翻译本四个系统归类,其他衍生之本,若会校本、影印本等按其所据之底本归类,翻译本按译文文种归类。各版本附一至三张书影,并标注其特征,辑录各家著录,较其与彼
本书注释主要参考王琦《李太白全集》注,詹锳《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郁贤皓《李白选集》,安旗主编《李白全集编年注释》,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书中所选诗文,以现代马鞍山市行政区域划分为准,共收录李白在马鞍山市所作诗文六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