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国家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两篇,上篇总报告和下篇专题报告。总报告阐述了我国粮食作物产业发展状况、粮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制约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世界粮食安全形势及对我国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布局调整设想等;下篇专题报告
本书是2016年度上海市科技兴农软课题研究成果的汇编,其内容涉及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业生态建设等等方面,对各部门研究上海农业科技创新有现实依据,也可以由此通览上的现状。
基于中央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战略背景,云南省在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突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农村农业发展实现了重大跨越。然而,云南省农村人力资本量多、质次,大量优质劳动力转移和流失,造成现阶段农村人力资本缺失,严重影响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剧了与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对云南省经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是我国从事“三农”理论与政策研究的学术重镇和国家队。农发所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多年来,农发所一大批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多个视角,围绕如何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众多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为中央决策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政策
本书主要吸收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伍振军副研究员2015年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与流转问题研究”课题成果。该课题以农村“三块地”:承包地、农村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三块地”的确权与流转问题进行了研究。本书基于对我国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的实地调查,从不同角度、不同维
本书研究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湖泊渔文化、江河渔文化、海洋渔文化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成果,对国内外渔文化生态相关保护实践进行剖析与对比研究,以洪泽湖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研究案例,系统梳理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划定文化核心区、文化传播区、文化影响区和文化传播路线,确定渔文化的展示、传承、传播的重点区域和文化空间,
中国现代农业、农产品供应链和食品安全问题涉及面广、影响因素众多,随着时间推移又出现许多新变化,施晟著的《农业发展农商管理与食品安全》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内容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阶段定位及区域聚类的分析;第二部分是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的合作绩效与剩余分配的分析;第三部分是关于中国食品安全管理的机制设
本书先明确了研究背景、意义、思路和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介绍农地流转风险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流转政策的演进,归纳了其演进的基本规律,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对农地流转总体情况进行了概括性分析。接着分析各种农地流转模式的运行机制,并运用“角色利益诉求”分析框架对各种模式运行风险进行了分
本书以作者历时4年对闽、赣、浙、鄂、豫5省10县(区)43村的实地调查研究为基础,探讨当前国家农业治理体系从“汲取型”治理向“反哺型”治理转型中出现的不同的土地流转经营模式,并对不同的土地流转模式的经济、社会绩效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分析。作者认为,当前的土地流转模式选择是农户家庭理性(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村集体理性(拥
系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金融支持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11CJL027)最终研究成果)。2003年开始2008年推向全国的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仿效耕地承包制改革,实行确权到户,激励集体林地的经营产出增加。作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举措的林业金融支持制度改革则是为了促进林地经营的资产化转化,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