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山漾:第三、四次发掘报告(套装上下册)》特色:其一,报告既含发掘所见人工与自然遗存及其释放出来的信息,又有鉴知石器的岩性及其释放的信息,还有驯养野生动植物遗存及其释放出来的信息,报告报道的遗存及其释放的信息客观、详尽且比较全面。其二,报告据层位学与类型学建构的遗存时空框架客观,既体现了类型学的逻辑性和其科学规范与要
《跨湖桥独木舟遗址原址保护》系统从遗址疏干排水、土遗址保护、独木舟脱水保护、遗址厅通风除湿工程等多个方面介绍了跨湖桥遗址的原址保护情况。研究方法比较全面,理论分析较为深入,实践应用比较有效。《跨湖桥独木舟遗址原址保护》的出版对全国其他遗址,尤其是南方的土遗址的原址保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文物年鉴(2013)》反映我国文物、博物馆事业2012年的发展情况,分为图片、特辑、综述篇、分述篇、纪事篇和附录等部分。《中国文物年鉴》的稿件、资料来自国家文物局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以及国内相关文博机构,不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资料。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古蕴深厚的千秋建筑、巧夺天工的古建杰作、承载历史的文化遗迹、匠心独运的奇珍古宝、千年奇观的名胜古迹、天地精华的自然美景、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淳朴浓郁的民风习俗、别具风采的衣食住行、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异
《让文物活起来:文物合理利用经验集萃》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北京市文物局、武侯祠博物馆、大明宫遗址、内蒙古博物院、黟县西递村、重庆红岩联线、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国内十二家文物行政管理单位、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在文物合理利用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创新经验。
蚌埠博物馆始建于1974年,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四十个年头。随着文物事业的蓬勃发展,通过考古发掘、征集、接受捐赠、公安部门移交等途径,馆藏铜镜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攀升,现藏品已达500余面,成为馆藏青铜器类别的一个大项。《蚌埠市博物馆铜镜集萃》是蚌埠博物馆第一部专题性的文物图录著作,铜镜筛选时兼顾铜镜的时代性及珍贵性,择优选
《海淀文物精选集》收录了海淀博物馆收藏的陶器、瓷器、玉器、金银器、造像等文物,这些文物的年代分属三国.魏、唐、宋、辽、金、元、明、清,充分展现了海淀区历史文化的连绵不断和丰富多彩。《海淀文物精选集》是海淀区文物工作二十多年来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也是海淀区文物工作者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鲁迅藏拓本全集(汉画像卷共2册)》为北京鲁迅博物馆所藏鲁迅生前搜购历史拓本5100余种、6000余张,大略可分为刻石类,包括碑碣、汉画像、摩崖、造像、墓志、阙、经幢、买地卷等;吉金类,包括钟鼎、铜镜、古钱等;陶文类,包括古砖、瓦当、砚、印等。除了鲁迅生前编订目录、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汉画像选集外,大都没有公开面世
《夏商都邑与文化一:“夏商都邑考古暨纪念偃师商城发现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了2013年“夏商都邑考古暨纪念偃师商城发现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会学者的论文40篇。 内容涉及学术史、夏商都邑布局与内涵、夏商文化分界、早期青铜器以及青铜文化间的交流互动等,代表了该领域研究的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