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县域绿色发展与精准扶贫必须深度融合。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责任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任务之间的矛盾急需解决。《中国西部县域绿色发展与精准扶贫研究》在中国西部县域绿色发展与精准扶贫研讨会基础上,收集了近年来我国西部县域绿色发展与精准扶贫的新研究成果,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
《创新性变革:开启一场经济复兴》为政治经济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创新的视角,详细分析了导致西方世界主要经济体停滞不前的原因,将经济危机带回到基本的层面。书中分析西方是如何丧失其经济活力的,又将如何恢复其经济活力?该书内容均为严谨的分析和丰富的参考资料,不仅精辟地描述了僵尸资本主义,更勇敢地挑战了宿命论的正统观念,帮助我们
本书共收入5篇优秀研究报告,既追溯历史上西藏与一带一路的关系,又充分考量西藏的地缘条件与现实境况,从而发掘西藏融入一带一路的条件与优势、方向与路径等。本书各篇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多方面、多层次地对西藏融入一带一路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深刻研究,并提出了扎实有效、稳妥可行的对策。
政府凭借国有资源资产所有权获取国有资源资产收益的理论根源,是国有资源资产作为一项生产要素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按照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国有资源资产所有者理应按照这种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所做贡献大小来获取相关权益收益。本书着重分析了国有资源资产客观存在性、国有资源资产价值构成、政府国有资源资产收益形式等有
对科技创新及其政策评估的三层价值进行了探讨,提出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具有政治功能、科技进步、经济效益、社会发展和生态进化五维价值取向,并在对政策价值与事实,政策设计、执行和效果三环节进行关联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融合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价值理念、政策工具、政策过程和实施绩效的多维度综合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
该中心成立于2014年10月,以吉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为依托,致力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培养东北亚区域经贸应用型及研究型人才。中心侧重于中国与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朝鲜等国的双边及多边经贸合作方面的研究,也是吉林财经大学开展与东北亚各国经贸合作与学术交流的窗口和平台。 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中心与吉林省长吉图
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京津冀现代产业体系,是大幅提升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促进京津冀真正走上协同发展并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共同崛起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支撑。本书首先界定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内涵、目标及模式;然后,在深入分析京津冀三地十三市产业发展优劣势基础上,分别对农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
本书所收录的40余篇杂文,是作者多年心血的汇集。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处在分裂与反分裂、渗透与反渗透斗争前沿,也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本书内容紧紧围绕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展现了作者在西藏坚定不移开展反分裂斗争、坚定不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
嘉峪关市因关得名、因企设市,是随着1958年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因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天下*雄关而得名。1965年设市,是全国四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总人口30万人,常住人口24.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93.4%。2016年,嘉峪关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3.4亿元,人
本书次提出了扶贫学的概念和观念,试图从贫困与扶贫、靠前外扶贫理论、扶贫的历史沿革、贫困的识别与测度、中国的扶贫模式、精准扶贫、贫困治理评估、贫困退出机制等方面构建扶贫学的基本框架,为建立专门的扶贫学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