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旨在从公共组织行为视角探讨当代中国目标责任制与基层政府**干部印象管理之间关系的学术著作。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目标责任制情境下的基层政府**干部表现出丰富的印象管理行为,深入分析这一现象对于进一步推进乡镇科学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作为一种学术自由探索的努力,本书
中国制度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20
《上海人民政协志(2003.2—2008.1)》在《上海市志??人民政协分志(1978-2010)》编纂工作基础上开展,充分利用了《政协分志》编纂的材料积累,严格贯彻“依托分志、丰满拓展、结合实际、编出特色”的方针,精深细作。志书导向正确、体例完备、资料翔实、语言简洁流畅、特色鲜明,全面、客观、系统地反映了2003年2
海外利益本质上是国家利益的海外延伸,是国家战略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海外利益覆盖经济、能源、制度、法律、网络安全等领域,并由原来单纯的地理空间拓展到国际制度层面,已经凸显为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议题。近年来,国际形势继续发生错综复杂的深刻变化,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大国战略博弈
《中公版·2021考研心理学:专业综合复习指南(347)》一书在内文编排上分为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普通心理学,共十章;第二部分——实验心理学,共三章;第三部分——心理统计,共十四章;第四部分——心理测量,共七章;第五部分——社会心理学,共三章;第六部分——发展心理学,共六章;第七部分——人格心理学,共三
我国自转型时期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这个历史阶段,作为承担公共事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地方政府,则是破除旧体制弊端、孕育制度创新的重要力量,许多重大的制度创新都是由地方政府直接推动或参与其中。《转型时期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视野,采用制度-行为的分析方法,基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
本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个总命题的背景下,通过梳理国内外的治理理论研究,构建一个公共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澄清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并据此考察了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状况,澄清中国县域治理体系嵌入其中的宏观环境。基于这两个前提,中国县域治理体系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考察中国县域治理体系的现状为出发点,然后通过考察中国县域治理的结果,解
本书是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家韩庆祥教授精心创作的一部通俗理论读物,是对我国国家制度优越性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所做的深入研究和通俗表达。本书根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总结的十三个“显著优势”,结合我国发展实践及历史性成就,从领导力量、价值导向、基本制度、治国方略、战略谋划、执行能力、组织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深入探讨中国制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模式、过程与走向)
中共十九da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这是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相结合的一个论断,是从实践统一于本体和认识的意义上对政治发展中国逻辑的揭示和概括。《中国道路·政治建设卷: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作者为中共市委党校政治学教授,长期从事当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