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是关于法和法律是什么的学问,是研究其他一切法律现象和制度的总纲。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教学团队在长期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阶梯式法学教育理念。《法理学进阶》从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社会论四个维度讲授法理学深层次问题,与法科低年级的入门教材《法理学初阶》形成循序渐进的延伸关系,适用于法科高年级学
《语言与法律研究》是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主编的一本致力于语言与法律关系、法律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论文集。本选题着力推介原创性理论成果与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及改革成果,关注法律语言学交叉学科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主要选取有关语言学与法律、中西法律语言文化对比、法律外语、法律翻译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对法律语言文化、法律外
本书收录了《英国、德国、阿根廷防疫政策纵横谈》《美国新冠疫情治理的背景与教训》《日本新冠疫情防控的模式与考验》《意大利疫情防控政策》等文章。
本书基于规范分析的立场,从习惯的概念入手,描绘习惯的生发过程,提炼习惯的核心范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锚定习惯的价值属性,探寻习惯与法律的良性互动过程,以期确立习惯与法律相对位的主体地位,即关于习惯的规范理论体系。
《法理》(第12辑)由16篇论文组成,其中,特稿部分是欧洲行政法的相关内容。而专题研讨由“现代高科技对法教义学的挑战”与“概念分析与法哲学方法论”两大主题展开,尤其前者贴合当今科技发展的潮流。本辑的书评部分则是为了专门纪念2020年离世的当代著名学者、思想家、无政府主义者大卫·格雷博。两篇案评的主题则是股权回购型对赌中
本书分为法的本体论、法的运行论、法的价值论、法的历史论、法的社会论五编,涵盖法的概念、法的作用、法律渊源、法的效力、立法、法的实施、法律职业、法与正义、法的起源、法的历史类型等内容。
在社会认知视角的语篇分析框架(vanDijk2014)的指导下,本研究分析我国庭审语篇的话语结构、庭审话语所依赖的法律文化知识(社会认知)与庭审社会结构/实践三者之间的联系,并建立了初步的分析框架,主要从庭审话语在语篇层面上的特征来讨论并分析支配、控制法庭话语生成与理解的知识体系(社会认知)并考察其在语篇层面的作用。本
本书为开放教育教材,包括:法的概念与本质,法的起源与发展,法的作用和价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法律关系,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本书作者以罗马法、英国普通法、欧陆普通法等不同类型法律的历史发展为纵线,以法律的结构与功能为横线,集中阐述了“联合体内在秩序”这个关键性概念,并就此提出“活法”的思想,“活法”即联合体的内在秩序,这是与国家执行的法律相对的社会执行的法律。社会并非是一个相互隔绝的抽象的个人集合,而是具有相互联系的人类联合体的总和。这些联
《法律与伦理》定位在法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上,以问题为导向,秉持兼容并包的原则,开拓一片法学家与伦理学家自由交流的学术空间,构筑有助于互相理解、凝聚基本共识的思想论坛。本书为第9辑,重点在于法治与德治、法律职业伦理等问题,包含法治与德治专题、法律职业伦理专题、法治建设专题、法律评论、人物访谈等五个专题,从基础理论上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