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上篇、下篇两部分。上篇分为六章,主要介绍汝城县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情况、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实施情况、汝城县特色种类和区域专题调查、汝城县中药资源区划、汝城县中药材发展规划编制建议。下篇分为三章,主要介绍汝城县药用植物资源、药用动物资源和药用矿物资源,并附有汝城县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
本书收录的八千余首方剂系从六百余册古代医籍及近现代文献含海洋中药的方剂中精选而来。收录内容一般包含方名、方源、成方年代、异名、海洋中药、组成、功效、主治、加减、宜忌、方论选注、备考等。所收录方剂名称按照作者原书名或初刊名为准,方剂方源原书名称按照《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加以规范,成书年代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为标准。方源原
本书讲述了艾纳香资源培育;艾纳香提取加工;艾纳香产品开发等内容。
本书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三个部分,共收载甘肃省中药资源3407种。其中,药用植物资源3135种,隶属192科955属;药用动物资源230种,隶属121科195属;药用矿物资源42种。并对每味药材的基原、拉丁学名、药用部位、功效和分布等做了扼要记述。
本书分为中药监管基本情况、中药药品标准管理、中药监管科学、国际交流与合作、中药研发及行业动态等部分。中药监管基本情况部分对我国中药监管体系建设、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助力中药新药研发、激发中药行业创新活力等情况进行总结,以翔实的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中药监管对行业发展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中药药品标准管理部分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
本书收载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103个品种,均为中医临床处方常用品种,收载品种的药材源于植物的根与根茎、果实、种子、花、全草等不同药用部位,以及部分动物药。投料饮片涉及净制、切制、炒制、醋炙、盐炙、酒炙等不同的炮制方法。
《中药化学》作为十四五规划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打破了此前围绕每一种成分类型开展结构、性质、提取分离、检识和结构测定固定体例的限制,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按照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常用的研究方法与实际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以及本学科的相关扩展知识等划分为上篇、中篇及下篇。上篇主要对各中药化学成分类型按照其生(合)成的生源途径分立章
内容提要和特点:仲景书之经方是众方之宗,群方之祖,而方由药组成,中药学的典籍是《神农本草经》,《本经》是中药学之祖。研究经方必须研究《本经》。《经方祖药通释与应用》在潜心经典、博览群书的基础上,立足于两个基本点:一是理论研究,即致力于仲景书经方运用规律之研究与《本经》精华之提炼;二是临床应用,即在广收博采的基础上,精选
中药安全与合理应用导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本书以国医大师阮士怡多年宝贵经验补肾软坚法为理论依托,以理论-方药-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为研究思路,总结张军平教授团队多年理论研究成果。从理论研究、方药研究、在体实验、离体实验及临床实践等方面揭示了补肾软坚方药防治多种疾病的科学内涵,以期为临床运用补肾软坚方药提供更多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