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影响的名人手札。该手札所涉内容主要为历史上的交通大学学人与社会各界人士就办学经费募集、教职员聘用、学生事务管理、校务决策等问题的往来函件。90封手札为首次向社会披露和公开,是交大档案馆藏档案中的精华。该书不仅充分展示了交大深厚的历史底蕴,赓续大学文脉,传播大学精神,而且对于研究历史人物、探究历史真相,具有重要的参考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共五卷,收录了1947年夏志清赴美求学到1965年夏济安因病逝世,十几年间兄弟二人的通信六百余封,以最原初的面貌,真实记录了夏氏兄弟在1947至1965年间对于志业理想和人生境况的种种经验与感触。在这些书信中,他们聊家常,谈感情,论文学,品电影,说抱负,议时政,推心置腹,无话不谈。这十七年间,正是
梁漱溟(1893-1988)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他坚持独立思考,特立独行,表里如一。人们在服膺他的思想的同时,尤为钦佩他的人格。梁先生的著作多关涉人生和社会问题,读者从中不仅可以了解他的人生经历、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主张,同时可以品味出他的崇高品格是如何造就的。然而一
本书是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主编的一部纪念马坚先生的专题文集。包含“致辞”“家人忆思”“仰慕追怀”“垂世之学”“承志敬思”等7个栏目共43篇文章;文章作者有:时任中共中央统战部秘书长陈宗荣,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著名穆斯林学者林松、马贤,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马坚先生之子马志学,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教授、翻译家
本书选录2019年8月上海纪念潘光旦诞辰120周年研讨会的部分论文,同时将最近五年来有关潘光旦的代表性论文酌情选入。论文均请作者加以核对、补充和修订,力求反映其**的认识水准,亦使本书发表稿成为最精校订版本。本书从社会学史、民族学史、社会思想史、中国民主同盟史、知识分子史和报刊史等方面对潘光旦的生平、学术及思想进行了较
汤恩伯(1900—1954),字克勤,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黄埔系骨干将领。本书搜集了回忆汤恩伯的文章30余篇,从亲历、亲见、亲闻的角度,真实、客观地记叙了中华民国陆军军人汤恩伯的一生,没有对汤恩伯片面的褒贬态度,既肯定了他前生的勤奋、有为、干练,也挖掘了他后半生逐渐走向堕落,屡战屡败,以悲剧结束一生的内在根源,他的悲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上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被鲁迅誉为中国现代最有潜力和才华的女作家。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历上备受瞩目的作家,她一生颠沛流离,但却从未放弃爱与被爱,潇洒怒放。作者用细致哀婉的文笔,一行行重新梳理萧红31年短暂的心路历程和坎坷遭遇,真实还原萧红的成长经历、创作背景、感情世界,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看待
在这本《烹饪大师之路》中,既有周大师多年掌勺心得的倾囊相授,又有美食背后故事的温情讲述,更重要的是,我们能看到周大师不自弃、不放弃以及爱生活、爱专业的人生态度。主要内容包括:童年的苦难、东京大学毕业的父亲、三娘,我的母亲、我的继母,我的娘等。
本书是老所长于继曾同志对自己一生峥嵘岁月的回顾,记录了他学习、工作的主要经历及家庭生活的动人片断,其中既有嬉戏田间的纯真童年、挑灯夜战的勤学之旅,也有挥汗如雨的航天耕耘、弹精竭虑的改革引领,还有怜妻爱子的至真情怀、桑榆未晚的退休乐趣,一件件平凡小事描绘出航天创业者的人生旅程。全书以“情”为线,充满了对党、对国家、对师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