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整理了2013年我国内地出版的、报刊上发表的有关古代诗歌研究的论文索引及当年有关古代诗歌的硕士和博士论文索引及摘要,为诗歌史研究提供了索引资料。本书还有数个专题探讨,介绍了新的相关论著和学术会议、学人。
文化学者于孟晨先生别具只眼,觑定丝路唐诗这一宝藏,携有志于中国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识之士、同道好友,和墨谈笑,将诗、书、文巧妙结合。可谓匠心独运。他涵咏细度后择其优质分类,请省内书法名家挥毫作书,并附以短小的赏析性小文。书法之笔走龙蛇、墨香细细,诗歌之名章迥句,绣口锦心,文章之抽蕉剥笋、兴会标举,三者化合,钟毓新质,耐
姚一苇戏剧研究
即使从明朝嘉靖年间《百川书志》著录《水浒传》版本算起,《水浒传》研究也已走过将近五百年的历史,伴随学术观念的变迁,学术方法的更新,其研究视野不断拓展,研究内涵不断得以丰富,广泛延伸至文献研究、文本研究、传播研究、影响研究、文化研究等诸多方面。刘天振著的《水浒研究史脞论》不求面面俱到,只希望所探讨的话题能有自己独到的思考
《民国词学史着集成》有两点应予说明:其一,收录了一些中国文学史类着作中的词翠史部分。民国时期的中国文学史着作主要有两种结构方式:一种是以时代为经,文体为纬,此种写法的文学史,词史内容分散於各个时代和时期。另一种则是以文体为纲,注重文体的发展演变,如郑宾於的《中国文学流变史》的下册单独成册,题名《词(新体诗)的历史》,篇
《民国词学史著集成》有两点应予说明:其一,收录了一些中国文学史类着作中的词翠史部分。民国时期的中国文学史着作主要有两种结构方式:一种是以时代为经,文体为纬,此种写法的文学史,词史内容分散於各个时代和时期。另一种则是以文体为纲,注重文体的发展演变,如郑宾於的《中国文学流变史》的下册单独成册,题名《词(新体诗)的历史》,篇
《民国词学史著集成(第八卷)》包括《词学通论》《词论》两册。孙人和《词学通论》分两卷,上卷三章:简述词的起源、词的体制、论音律;下卷:讲述填词法、唐五代两宋名家词。刘永济《词论》全书分上下两卷,分别是问题论与创作论。上卷分为名谊、缘起、宫调、声韵、风会五章;下卷分为总述、取径、赋情、体物、结构、声采、余论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