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抟土》的作者,都是在各领域卓有成就的知名学者,他们考证严密,史料丰富,内容通俗,文笔生动。可以说,这是一套极具文史性、文学性、知识性、故事性的读物。
本书将历代官窑中的精品汇集成册,可反映中国官窑瓷器千余年发展的概貌。在编写中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力图完整地体现中国官窑瓷器的发展历史。包含有两个层面,一是从时代上,上迄唐、五代,下至明清的各个朝代,将中国瓷器的主要发展阶段都囊括其中,既可全面了解瓷器历史的发展脉络,又可对比、鉴别不同时代的特点。需要说明的是,所收
德清亭子桥(战国原始瓷窑址发掘报告)(精)
淮安市博物馆编著的这本《淮安运河村战国墓》以散记的形式回顾了运河村战国墓发掘的全部过程,共计条目23例,涵盖考古发现、墓葬形制、随葬器物、发掘花絮、学术探讨等内容,并附以图表,尽量为读者提供翔实的考古资料。另汇录发掘报告、考古通讯、专题研究、文物修复保护等6篇文章。 该书的出版能为研究淮安先秦历史和加强运河之都文化遗
《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3》收录初唐至盛唐时期计38个洞窟的彩塑和壁画,以及有关的论文等。《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一~五卷于1991年获首届全国美术图书特别金奖,1994年获首届国家图书奖。
《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2》收录隋代计49个洞窟的彩塑和壁画,以及有关的论文等。《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一~五卷于1991年获首届全国美术图书特别金奖,1994年获首届国家图书奖。
《敦煌莫高窟1》收录北凉至北周时期计26个洞窟的彩塑和壁画,以及有关的论文等。《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一~五卷于1991年获首届全国美术图书特别金奖,1994年获首届国家图书奖。
本书简要总结了石棚(包括朝鲜半岛的支石)一词从俗称到术语内涵逐渐演变的过程,对石棚术语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石棚研究的对象;以考古发现为依据,经过对石棚结构的详细分析,参照目前支石墓分类研究的成果,初步建立了石棚研究的框架体系;在全面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对整个中国东北地区各类石棚墓葬的数量、分布状态、形制演变、文化内涵、时
《山东道教碑刻集(临朐卷)》辑录了山东临朐境内现存与道教相关的碑碣、墓志、塔铭、摩崖、经幢、题记等。每一块碑刻包括名称、简介、碑文等内容,部分碑刻附有拓片。碑刻简介包括:碑刻现存地点,立碑时间,撰文、书丹、篆额者姓名,碑刻形制,正文、碑额的书体、字径,碑文主要内容,着录情况,现存状况,等等。
本套书是中国音乐考古学的第一部重典,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组织,由全国数百名音乐、考古、历史学界的专家编纂,是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所收录的文物包括:大量考古发现的和传世的各种古代乐器舞具,反映音乐内容的器皿饰绘、砖雕石刻、纸帛绘画、俑人泥塑、洞窟壁画、书谱经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