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以及梁山好汉的英雄形象、侠义精神、兄弟情义等,至今仍在中国大众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中国国民性及伦理价值观的重要代表。本书从几百年来《水浒传》评价的巨大波动和两极化现象入手,对备受推崇的人物和情节进行重新检视和评价,启发和引导读者打破既有印象,自主思考《水浒传》所代表的文化观念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认识到其中一
《三国人的悲剧性格与悲剧命运》从“性格决定命运”的角度,分析论证《三国演义》小说中的各类人物在争夺霸权的斗争中,个人的性格特质怎样影响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铸成不同的悲剧命运,给今人以启示。《三国人的悲剧性格与悲剧命运》同时也以史传证小说,引用正史《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资治通鉴》以及元杂剧、平话等文献资料,探究作为小
《新诗评论2016年(总第二十辑)》包括三个部分:其一“陈超专题”,批评家陈超2014年去世,本书收入3篇相关论文和一个陈超年表,着重从学术的角度,对于陈超的诗歌批评和诗学思考进行了完整梳理,并重点剖析了他提出的“个人化历史想象力”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可能。其二,“诗人研究”,涉及华语圈的数位成熟诗人,包括多多,肖开愚,夏
研究《西游记》思想论证人物剖析多,神魔小说特有风情涉及少;长篇宏论多,点晴短制少。如何引导现代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欣赏《西游记》?《西游记风情谭》以“最佳神魔小说”定位,细处入手,以灵动简约的散文笔法,赏玩《西游记》绝代风骚。比如,从石头缝里蹦出来到大闹天宫再到西天取经,孙悟空经历了怎样的凤凰涅槃?为什么说观音菩萨是《
本书收录了唐朝诗人白居易、岑参、陈玉兰、陈陶、常建、杜甫、杜牧、高适、陈湛元、截叔伦、丁仙芝、李白、贺知章、顾况、韩愈、李商隐、李涉、令狐楚等诗人的作品,共计800余编。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宋代传奇作家的文化心态、宋代传奇小说历史题材研究、宋代传奇小说婚恋题材研究、宋代传奇小说神怪题材研究、宋代传奇小说艺术论、宋代传奇的审美价值、宋代传奇小说通变论。
本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在对中国生态文学的产生、发展、类型及特征进行梳理,由中国生态危机的独特经验出发,探讨生态批评的内涵、路径及偏误;第二部分集中于新世纪小说的城乡对话,探讨新世纪小说面对中国当前城市化、工业化的极速前进,所能够抵达现实的纵深度;第三部分主要探讨贾平凹、张玮、阿来、刘震云等的重要小说创作,进而
本书分为叛逆者与家变、女性世界的声光色相、作为另一种文化心理的疾病3章,包括从“不肖子”到“叛逆者”、作为经典场面的离家出走、父亲的缺席与在场等内容。
《新编“声律启蒙”》中的《菁莪韵对》以现代汉语普通话韵脚为序,编著大量对韵语段,化用古代诗词和历史典故,并做出注释。《童子对》是明代人曾可前创作的同类作品,编入本书时加入注解。另《对联修辞例话》部分,总结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举例分析。三部分内容皆以对仗为核心,旨在帮助读者学习和创作诗词与对联,并从中学习文史知识。
杨倩的《明代〈文心雕龙〉接受研究》系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从文献积累到框架结构都较为成熟。书稿与一般的龙学研究著作不同,作者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切入,结合明代各时期的文学风尚、哲学思潮、书籍传播以及接受主体的自身特点等因素,以在明代文学批评史上起过较大影响且具有代表性的文人和著作为考察对象,对明代《文心雕龙》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