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规经济”是指没有或少有法律保护和社会福利的城镇就业。本书的研究取向坚持从实践到概念再回到实践的程序,从中国社会经济的基本实际出发,并通过经济史、社会史和法律史的视野,比较各种西方理论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提出:我们不能将中西建构为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而要从现当代的中国和西方、传统和现代在中国必然并存的基本事实概括——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秉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生产方式的客观实践出发,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寻求实践总结和理论跃升。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政府反贫困:统计评价与政策选择》将研究的基本任务设定为:中国社会资本与政府反贫困统计评价研究。具体而言,在研究思路上遵照“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同时采用理论建模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经济学研究范式。第一部分,通过对不同社会资本进行分类,对贫困与反贫困内涵进行界定,并对社会资本与反贫困作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9)·砥砺奋进的中国经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对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中的论文进行集中编写的一本文集,经过评审组专家评审,在大会入选的论文中选择部分切合年会主题的代表性论文进行出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9)·砥砺奋进的中国经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服务协同发展研究》通过细致梳理研究,揭示适合我国发展城镇化,以及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发展原则和动力机制,用案例方式系统总结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分析了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协同运行的关键性指标,解释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明确县域经济与县
《中国经济史评论2019年第2期(总第10期)》主要发表经济史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同时兼顾学术述评等,注重学术性、理论性、专业性和知识性。《中国经济史评论2019年第2期(总第10期)》稿件文字、标点、年代、数字等书写方式均以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规定为准。
《绿色经济》发展的细节虽然会发生改变,但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却是不变的,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书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企业实现绿色发展的方法。最后,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打开一扇窗,找到企业发展的新方向,为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华北财团投资高潮兴起于1918年前后,投资规模逐渐扩大,依恃雄厚的资本优势以及特权保护,至1920年代初期已形成覆盖大部分工矿业门类,各类金融形式的庞大资本群体。1920年代中期以后,华北财团因政治经济形势变化逐渐出现分化,京津地区官僚家族企业多因北京政府政治失势,特权丧失向普通私人资本转化;东北奉系资本集团则因政治地
本书是中共温州市委党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合作推出的第12本温州蓝皮书,由来自党校、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撰写,深入全面分析了2018年温州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经验、成效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书基于实地调查和大量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温州经济
全书共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报告,旨在从总体上评价分析2017~2018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发展变化,揭示中国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优劣势和变化特征,提出增强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方法和对策,为我国省域经济战略决策提供分析依据。第二部分为分报告,通过对2017~2018年中国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