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是关于明末清初医学史研究的典范作品,是研究中西交通史、明清学术史、基督教传教史等领域学者的必参之书。该书卷一为绪论及传略,传略上为西人,收十人,传略下为国人,收十二人;卷二为前期传入之解剖生理学;卷三、卷四为后期传入之解剖生理学上、下;卷五为药物学;卷六病理与治疗;卷七医事教育;卷八探原;卷九反响
从人类开始劳动以来,医学就在实践中诞生了。从原始社会到我们刚刚进入的21世纪,医学的发展在日益加速,新的药物、新的仪器、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层出不穷。转眼间,现在的新发展又将成为医史研究者笔下的历史,医学的历史就在这些一代又一代的新发展中越书越厚。因此,在如此短小的篇幅里,要勾勒出人类战胜病魔、自我救疗的历史全貌,几乎是
著名三甲医院院长们推荐的医学继续教育图书,医生与医学生成为“苍生大医”的医学素质必修课。《柳叶刀的伦理:临床伦理实践指引》以简洁、通俗的语言,尤其是大量案例,说明临床伦理问题,给广大医生一个切实的操作指导。
本教材作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及全国卫生职业院校规划教材之一,是专门为中高职医药卫生及护理专业的学生编写的。目的是让他们明确伦理学和医护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范,了解、熟悉和掌握医疗护理实践活动中的伦理道德要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树立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推动和提高医疗护
李德玲、齐俊斌主编的《医学伦理学》共十五章,内容涵盖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基础理论体系、规范体系,医生与患者之间、医务人员之间及临床诊疗的伦理关系与要求,以及生育伦理、死亡伦理等方面。在编写体例上,采用案例导入式方法,每章开篇由典型案例引入,章末由案例讨论与思考结束。在理论内容上,根据医学生在实习中的角色与行为选择困惑
《中西医道:中西医比较面面观》用通俗的语言,配以大量彩图,从医学历史的角度,对中医和西医进行比较,使读者对中西医学有更多的了解。可供对中医感兴趣的一般读者参阅。
《岭南医学史(中)(精)》由刘小斌、郑洪主编,是记述岭南地区从晚清至民国时期医学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以及历史成就的专业性书籍,它不仅仅是一部地域性医学史的书籍,同时也是延绵数千年的中国医学史组成部分。本书编写更注重其学术性,它的延伸可拓展为岭南中医理论学术源流、岭南中医临床各学科特点、岭南中草药及名医验方运用等,因此
《浙江医药曲折历程(1840-1949)》共分六章,第一章医药曲折历程的地域时代背景,第二章人民军医机构,第三章医药学家,第四章药业的变迁,第五章瘗葬和禁烟,第六章中医药学与书画、宗教医药学、民间医药习俗。近代浙江医药曲折历程的大量篇幅已镶嵌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浙江医药曲折历程(1840-1949)》作者
本书以通俗生动的语言、翔实的史料,按照中国医药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分40个话题,详细、历史、有重点地叙述了我国医药学发展史上一些著名的医药学家、有代表性的医学著作、重大的有关医药学的历史事件、主要的医药学说以及养生保健方法等,可以说这是一本较好的了解我国中医历史的入门性普及读物。
《繁露下的岐黄春秋:宫廷医学与生生之政》就中国医学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结合丰富的史料作了全面而又深入浅出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绪说、中原帝国初建、以“太医”为核心的卫生行政机构、医学分科、医学教育、文献整理、宫廷医学故事、汉代王侯墓葬中的宫廷医学。本书立意新颖,内容充实,涵盖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医学史发展轨迹,史料及文献翔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