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斯)尔》是跨民族、跨国界传播的一部宏大的英雄史诗,是我国三大史诗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隆福寺格斯尔》和北京木刻版《格斯尔》同为蒙古文《格斯尔》史诗流传最广的两个文本,也是珍贵的古代蒙古文文献。本书以史诗的基本组成部分——诗章为单位,对《隆福寺格斯尔》中的各诗章与北京木刻版《格斯尔》等文本中的相应诗章进行文
我国的《封神演义》是一部讲述三千多年前人、仙、妖之间旷世战争的神话奇幻文学巨著。商周乱世中,斗争精彩绝伦,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令人眼花缭乱。为了让读者快速了解人物关系、形象塑造、故事发展与阵法法器等内容,我们编写了本书。 本书分为四章,精简概述了《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故事与道具,并通过二次创作,为79位人物绘制了造型。附录
首次系统地从诗音角度讨论汉语诗歌。以沈约等“四声八病”理论为起点,参考现代国内外诗歌理论研究成果,借助语言学、声韵学乃至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声音各要素如纽、韵、调以及语法、语流、重音、口型入手,以大量优秀诗句为案例,从声音美学等方面分析了古代诗歌特别是近体诗在节奏和韵律等方面的规律。本书建立了一套半定
本书选取了部分经典古诗词,讲述了这些古典诗词里体现的爱情故事和细腻情感。本书以古诗词相关人物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夹以经典古诗词及优美解读,展现了古代男女文人鲜活生动、令人感慨的人生经历及价值情感。作者笔触细腻,情感丰沛,同时注意还原一些历史细节,与古诗词相对照,以求更真实地反映诗词里的人物心理;在引领读者步入古典审美花园
本书为藏学家F.W托马斯代表作之一。1986年,国内著名藏学家李有义和王青山二位先生把这部著作翻译成汉文版《东北藏古代民间文学》一书,并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由于年代、资料和语言所限,汉文译本存在漏译、错译的问题。本藏译本结合敦煌文献原文,根据原著翻译,并参考了大量的古文献和现当代研究成果进行了注释。本书内容共有六章,
《黄鹤楼集》,共三卷,前两卷由明代孙承荣纂辑,第三卷为明代任家相补辑,三卷集五言古、七言古、五言律、七言律、五言排律、七言排律、五言绝、七言绝、杂体、赋、记等。博收自南朝宋迄明万历间文人所作有关黄鹤楼之诗文,包括鲍照、李白、王维、孟浩然、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苏轼、丁鹤年、张居正等,共四百余篇。20世纪90年代,由武
本书介绍了蒙古族文学的大体情况,分板块对蒙古族文学进行分类介绍,对蒙古族的知名作家和作品进行了详细介绍。本书从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对蒙古族口述传统文学、民歌、史诗、历史文学、诗歌、汉文创作、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理论批评、戏剧影视等文学等作了介绍。书中着重介绍了蒙古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下的文化创造和文化交流交融,并重点介
本书以敦煌歌辞与唐代世俗社会的密切联系为切入点,深入探究敦煌歌辞背后所反映的唐代世俗社会各方面情况。作者主要通过考据法、比较法、统计法,分析了敦煌歌辞中所反映的唐代从军和入仕相关问题、唐代民族关系、有关唐代不同地域之间人口流动的情况、唐代世俗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唐代城市风貌和民众生活娱乐情况等。全书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对敦
本书抓住知人论世、比兴寄托、情景交融、古典诗词分类及形式特点、常用工具书、参考书等关键内容,深入浅出地阐发了如何品读古典诗词的一系列问题,观点鲜明,例证丰富。特别是以大量的诗词名篇赏析为范本,为读者开启了古典诗词品读的门径。本书文字畅达、优美,而且有精美的插图,图文并茂。为适应不同年龄读者的需要,以求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
本书收录了1950年-2021年《三国演义》(包括少部分《三国志》和三国文化)研究的专著和论文,收录的范围主要是中国大陆地区,兼及港、台,还收有日本和韩国的部分研究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