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孝悌、善、礼、节俭、忠、勇、信、生活之美等十个主题,每一主题分别由开宗明义阐释主题含义、体现主题的诗文名篇和成语故事、名人轶事的榜样力量等组成。
古籍影印。本书所收皆为淮安地方人士文献著作。冒广生编。本书原为淮上段朝端所辑。段氏搜辑其乡贤先辈著述,校勘异同,详加考证,用力颇多。后冒广生官淮上时,始刻成此书。所收自汉枚乘至端朝端,共23种、63卷。其中汉代2种,唐代1种,宋代4种,元代1种,明代1种,清代10种,以及段朝端所著4种。有民国十年如皋冒氏刻本,本次据此
本书主要选编民国时期(一九一二年至一九四九年九月)出版的国学类史料性文献,所收图书均为中文出版物。举凡哲学、历史、文学、宗教、科学、艺术等各类基本典籍,凡属原创性、经典性或工具性的文献皆尽力搜集。本册为第三辑。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释名彰义:说不尽的“经”与“文”;交采于唐:唐代“经”“文”及其关系;勃郁幽芬:初唐“经”“定”“文”炳;清奇雅健:盛唐“经”融“文”丽等。
十三经读本:全31册
《宝颜堂秘笈》,明代学者陈继儒所主持编纂的大型丛书,明代著名丛书之一。宝颜堂,陈继儒书斋,因藏有唐人颜真卿《朱巨川告身》墨迹而得名。顾名思义,《宝颜堂秘笈》所指的当是宝颜堂所藏的珍秘书籍。《宝颜堂秘笈》主要收唐、宋、元、明书籍二百二十余种,分为正、续、广、普、汇、眉公杂著六集,所收书籍多掌故、琐言、艺术、谱录等,其中多
本书是华中科技大学国学研究院主持编辑的大型学术集刊,内容包括政治史、学术史、思想史、哲学史、社会史、古文字学及古典文学等国学研究的各个分支,涵盖了历史学、文学、哲学、语言学等四个学科,集中展现了海内外国学研究的部分新学术成果。所选文章多立足学术前沿,注重新材料的发掘和新方法的运用,展现新视角、发明新观点,一定程度上代表
本书为著者多年学习国学的总结,它的特点是集众多经典为一书,采集提炼群经诸子的代表性的经典话语,同时吸取了近百年许多国学大师的心得,并且结合本人的研究心得和新时代人群之需求,对众多国学经典作出简明而直接的诠释。
这是章太炎先生关于国学的学术著作。本书由《国学概论》和《国学略说》两部分构成,均为太炎先生晚年讲授国学的成熟之论。《国学概论》主要论述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发展演变及其阶段性特点、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可谓是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一部综论。《国学略说》主要讲述了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五个国学门类的基本知识,见解独到
《从六艺到十三经——以经目演变为中心》提出并解释了“经目”这一概念。“经目”是指历代中央政府对官学中所尊“经书”及其解释体系而做出的限定。经目与经学历史中的经书合称不同,一般的经书合称具有偶然性、随意性和个人性,在计数时宽松随意,而经目则具有学理性、稳定性和制度性。本书以历代“经目”的演变为核心,在文化史的背景下展开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