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哈耶克所著维特根斯坦传记的文本及其相关研究。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和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的两个著名人物,而不为一般人所知的是,两人是远房表亲。1951年维特根斯坦去世,不久之后哈耶克就开始为他的表亲写传记。因为维特根斯坦家族的其他成员不支持这部传记的写作,所以作品始终没能出版。但哈耶克的这
刘苏里导读,中国38位知名学者讲读,共同解读上下2500年50位西方思想家的51部著作。这些思想家的著作光照当代,泽被千秋,讲读者的解读通透、有趣,本书有助于你理清西方两千余年来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掌握政治、哲学、法学等思想菁华,透彻理解当今世界和中国,带你实现观念与思想的飞升。
《尼采:反哲学》原系阿兰·巴迪欧19921993年研讨班的讲义。19921996年,巴迪欧依次研读尼采、维特根斯坦、拉康、圣保罗等四位反哲学家,围绕反哲学主题做了系列讲座,本书为首讲。 在本书中,巴迪欧界定了何谓反哲学,并详细解读了反哲学王子尼采的批判思想。巴迪欧抛开后世对尼采的追捧和指责,怀着深切的同理
本书是法国最新出版的关于雅克·朗西埃思想研究的著作。作者按照朗西埃哲学发展的时间和逻辑进程,对其整体思想进行了梳理,并突出了朗西埃在哲学、政治和美学等领域的原创性贡献。作者以朗西埃近年来的最新著述(许多尚未翻译成中文)为重要根据,在介绍的基础上不乏反思、对照和批判。 从《阿尔都塞的教谕》中拒绝科学和意识
对于奥古斯丁早期意志哲学的演进,国际学界大致有两种解释路径,即以彼得布朗为代表的革命论和以卡罗尔哈里森为代表的连续论。通过细致爬梳奥古斯丁的早期著作,本书试图提出变革论的解释路径,并为奥古斯丁的自我评断进行辩护。通过检审意志概念的发源史,论述其与神义论的关系,本书认为,在4世纪90年代中期密集注释《罗马书》的过程中,奥
莱辛去世之后,作为莱辛生前好友的门德尔松打算给莱辛作传。基于一个偶然的契机雅可比询问门德尔松是否知道莱辛是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自诩莱辛好友的门德尔松对此毫不知情,而雅可比的问题激怒了门德尔松。这直接引发了两人的相互辩论。在这本著作中雅可比主要表达了如下观点:莱辛曾经是斯宾诺莎主义者,这主要以雅可比和莱辛的对话为依据;斯
《皮浪学说概要》(PH)分三卷,第一卷(PH1)是怀疑论的基本纲要,涉及怀疑论的概念、缘起、论述、标准、目的,论式,表述以及怀疑论同相近哲学的区别,第二卷(PH2)是对逻辑学问题的反驳,第三卷(PH3)是对物理学和伦理学问题的反驳。 《皮浪学说概要》中文译本,除了收入恩披里柯的版本之外,还收录了希腊罗马时期的三个论皮浪
本书主线为从自然时间到精神历史,属于对体系规划中实在哲学(即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部分的研究。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呈现黑格尔在时间问题上与诸家的争论,这些争论的中心是时间与虚无主义和实在论的关系问题;第二部分是关于体系规划自然时间的研究,也就是为什么要有自然哲学,自然和逻辑是何关系,以及自然的实在进程如何的研究;第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史研究(15XZX011)的最终成果,在说明近百年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的历史处境和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依据主题的实质差异、解释群体的变化、典型事件的产生、解释路径的变换、标志性成果的出现等标准,将百年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221950)是《逻辑哲学论》的
《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哲学通识讲义》是首尔大学名师讲坛系列作品之一,为首尔大学哲学系哲学入门精品课程的康德哲学讲义,同时也是适合大众阅读的人文素养普及读物。本书主要通过康德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所实现的西方哲学史的颠覆性变革(作者称之为哥白尼革命),来回顾康德哲学的根基与核心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