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8)
本书以“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为主线,把科考,探险和旅游集于一书。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留下许多扑朔迷离的历史之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奥秘深藏于人所未知的地方。作者骆汉城系中央电视台资深记者,他以新闻工作者的敏锐眼光捕捉遗迹,以执著的探索精神探求历史,曾多次带领央视记者参与科考、探险,并制作编播了多集专题片。他的独特感受、
本书对辽代玺印作了深入的研究,对辽代玺印的形制、印文、款识、质材、重量、制度以及风格等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对辽代玺印的分类、钤色制度、私印定义的界定以及一些官印的考证等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本书记载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广东文物考古工作的一些片段,从中可以看到广东考古人始终钟情与他们脚下这块土地,数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野中与几千年前的古人对话,与冰冷的陶瓷片、石器、铜器对话,他们用自身的智慧和努力,去书写、填补国家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
《中国竹木牙角器全集》是国家中画部、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书共六卷,包括牙角器一卷、竹刻一卷、木雕二卷、家具一卷。 本书为《中国竹木牙角器全集》第五卷,选录了战国时代至清代木制家具精品,供广大收藏爱好者欣赏。
我国古代对竹的利用可追溯个新石器时代早期,但直到明中以前,除上一些零散的文献记载与实物资料以外,竹刻主要服务于日用,还不能称为独立的工艺门类。明中晚期竹刻工艺勃兴。人量文人参与、鼓吹与赞助,使更具艺术文化倾向的竹制品多样起来。
本书是在西林昭一所著《中国新出土の书》和《中国新发现の书》两本书的基础上重新编排修订补充而成的。本书所选出土书迹的发表时间截止于2005年底,凡在2005年以前经由正式出版物刊发的出土书迹,原则上都是本书选择的范围,但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仅选取唐代以前的部分书迹,宋以下的碑拓等书迹就只好忍痛割爱了。本书所选的出土书迹,
《两城镇遗址研究》收集了二十余篇有关日照两城镇遗址的文章,包括山东日照两城镇附近史前遗址,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调查,龙山文化是中国文明的一个来源——《日照两城镇陶器》,山东日照市两城镇遗址龙山文化植物遗存的初步分析,山东丹土和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水稻植硅体定量研究等。《两城镇遗址研究》适合考古、历史工作者使用。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介绍了考古遗址与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发现与夏商周文明,考古发现与秦汉文明,古发现与魏晋南北朝文明,精美绝伦中国瓷等内容。并且本书在每一章末列出了主要参考文献,既向被引著作者表示谢忱,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一份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本书为蒋廷瑜先生亲历广西先秦汉晋考古工作40年间的重要研究成果辑录。共收录已发表和待刊论文37篇,按研究内容分为先秦考古、汉晋考古、古代官印研究和其他4个部分,彰显作者在广西先秦汉晋考古方面的学术造诣,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作者对广西先秦汉晋考古学的基本看法,读者从中可以对广西古代社会发展及其特殊性有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本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