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先秦两汉讹字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集,共收录28篇论文,聚焦出土文献和传世古书中的讹字问题,涉及甲骨、青铜器、战国秦汉简帛、陶量、玺印、刻石等出土文献材料和《诗》《书》等典籍,既有对各种文字演变现象的科学界定、对讹字相关术语的探讨和规范,也有精细的文字考释、翔实的文字部件讹变整理,还有古书校读及其文本源流的分析。本
曾宪通教授与饶宗颐先生过从甚密。1979年11月,中国古文字学术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在广州召开,应邀出席会议的饶宗颐先生自此与曾宪通教授结下深厚的学术情谊。1981年10月至1983年底,曾宪通先生应香港中文大学之邀,任该校中国文化研究所访问副研究员,与饶宗颐先生合作研究楚地出土文献,1982年、1985年二人合著之《云梦
本书主要依据2012-2017年姜岚主持完成的“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威海库”项目完成的威海方言实态数据,展现了威海所辖环翠、文登、荣成、乳山四个方言点的方言概况、音系、词汇、语法、语料等内容,具体包括每个方言点的声韵调系统、1000个单字、1200个词汇、50个语法例句以及话语讲述、对话等语料,同时还有民谣、儿歌、俗
本书是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珍藏汉语文献与南方明清汉语研究”的前期成果之一,收录了利用域外珍藏汉语文献对早期粤语、闽语、客语、吴语及南方官话进行研究的一些代表性成果。作者除了中国大陆学者,还有6位中国香港籍学者和10位外国学者;所收36篇论文中,发表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共14篇。本书是一部体现该研究领域国际
成语是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是一座内涵极其丰富的语言宝库。它具有比词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力,不仅表达了字面的意思,更蕴涵了丰富的智慧结晶和人生经验。成语"般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且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寓褒贬于只言片语之间。 学习成语,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成语
本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考察汉语中“一量名”的指称情况,即“一量名”具有哪些主要的指称用法和非指称用法,以及不同指称类型的“一量名”在具体话语中又有什么样的特定功能。功能派学者普遍认为,对语言单位的研究不应局限于句法或者语义层面,而更多地应从交际意图出发,在具体的话语中去探讨语言单位的具体用法和功能。因此,本书从功能话
【中国唐宋词流派精华之作——婉约派词选】 本书选取了中国文学中婉约词的精华作品,包括李煜、李清照、周邦彦、温庭筠等著名词人的约80首婉约词,按情爱、旅思、抒怀等主题分为五章,搭配绘画大师林风眠的作品。林风眠作品独特的风格与婉约词或清新绮丽或委婉忧郁的格调相衬,两者相得益彰。内容上每首词配以相应的注释,并加注读音,适合
本书以语言学、语用学、符号学、模因论、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形成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技术路线,依据自建的语料库数据,对汉语网络语言的网络再生和生成逻辑开展了多维视野的考察。本著作从网络语言发展入手,清晰勾勒出了网络语言生成、发展、传播的基本路径,寻求网络语言生成的基本逻辑规律。其学术价值在于多维立体的跨学科研究丰富了当
本书主要以豫皖两省沿淮分布的43个方言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获得本区域方言当下语音情况的一手材料,运用描写与比较相结合的方法,把淮河作为一个参照,对淮河两岸的江淮官话和中原官话进行比较研究。分析重要语音特征在两大官话方言接触的前沿地带相互推进的过程;利用历时文献材料,勾勒出本区域方言发展线索;结合自然地理、人文背景
这是一本国学启蒙读物。本书精选79首唐宋年间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全文注音,并带有详细注解,并可扫描二维码听配乐朗读。此外,还能欣赏到60余幅李可染画作,他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革新者”,其作品豪放飘逸,与豪放词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