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灵魂本身--现代汉语宗教诗学》站在当代思想史的高度,立于文学发展的前沿,从现代汉语文学的价值根基出发,经由宏阔的历史观察、具体的文本分析,以及作家文化心态的细致勘探,深入考察百年现代性运动中汉语诗学与宗教的关系,并在多元文化的比较与对话中,探寻现代汉语诗学与思想的特点与缺损,并据此对20世纪启蒙运动的文化后果,进
中国现代性的文学叙事——1990年代以来中国小说的反思性阐释
本书首先通过对敦煌歌辞写卷的细緻考察,对敦煌歌辞的传抄原因和功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敦煌歌辞作为当时寺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敦煌民众的各种节庆仪式、宗教活动、娱乐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其次,对敦煌歌辞“接近口语”的语言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再次,重点考释了一批俗词、俚语,从而揭示出敦煌歌辞语词在断代词彙史研究方面所特有的语料价
乡土小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现当代小说重要的题材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中国社会处在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艰难转型的时期,乡村与城市的撞击和交流,传统与现代的转换和融合,给乡土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无穷的资源。本书以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以来的乡土小说为研究对象,深入发掘多元语境下乡土
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的赏读本,经典作品完全收录,一道献给孩子丰盛的精神大餐。著名评论家安武林倾心点评,指导阅读。和名家一起审读赏读曹文轩经典,感受独特的纯美文学,收获至真的文学体验,一起解读曹文轩写作的秘密。10册书分别是:《草房子》《青铜葵花》《水薄荷》《第十一根红布条》《十一月》《一条更大的鱼》《灰娃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诗论家之一,他以思想家、哲学家的思想和情志研究《诗经》,别开生面,独抒胸怀,是《诗经》研究史上的一座高峰。对王夫之《诗经》学的研究,不仅可以呈现社会鼎革时期经典被诠释的情形,而且可以展示学术与政治、社会、民生的复杂关系,彰显其重要的学术思想和时代意义。本书选择处于特殊历史时期的王夫之及其《
本书是对张炜小说创作的系统梳理和研究。张炜小说创作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起学术界关注,三十多年来,相关研究一直没有间断。总体而言,学术界关于张炜小说的研究和论争均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化、现代性等思想观念相关,而张炜小说创作的价值正在于对社会现代化潮流的反思。本书从思想文化根源、现代知识分子立场、小说发展史、小说主题、人物
《楚辞廿品》精选了楚辞廿首,配以恰当的品读说明,并配有汉代画像作品,注重汉画与所选楚辞的内在关联性,神形兼具,以独特的视角呈现楚辞中的多彩画面。书的作者是一位历史学者,对诗词的领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因此在品读的过程中,时常能够引人遐思。
《乐府百品》精选了乐府诗歌100首,配以恰当的品读说明,并以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陶制艺术品与之相配,神形兼具,以独特的视角呈现乐府诗歌中的多彩画面。书的作者是一位历史学者,对诗词的领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因此在品读的过程中,时常能够引人遐思。
《诗经百品》精选了诗经中的诗歌100首,配以恰当的品读说明,并配有商周与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制品图片,神形兼具,以独特的视角呈现诗经中的多彩画面。书的作者是一位历史学者,对诗词的领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因此在品读的过程中,时常能够引人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