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通货紧缩的理论开始,讨论了通货紧缩的定义、类型、形成机理、影响与危害,随后在已有理论基础上提出六部门资产负债表分析框架,并运用该框架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通货紧缩的实际案例,指出财政货币政策失效、银行“惜贷”、企业“惜借”、经济转型滞后等是日本陷入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本书进一步对中国1997年和2012年
本教材包括货币、信用、银行和金融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货币内容是全书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信用内容包括2章:第2章讲述信用的本质与形式等信用的基本范畴,第3章讲述利息与利率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第三部分银行内容也是2章:第5章讲述商业银行的业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等内容,第8章讲述中央银行的产生、性质、职能与业务。第四部分金融内
该书关注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西方主要国家施行的经济政策,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对相关理论的严谨论证,以及对紧缩这一理念的形成原因、演变发展和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讨论,作者认为当下主流西方国家实行的紧缩政策以及坚信紧缩政策能带来经济增长的信念都是极其有害的无稽之谈。作者认为这是让无辜的公共大众为银行出现的问题进行
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各地屡次爆发了较大规模的货币金融危机。特别是1997年的东亚货币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迅猛的泰国、韩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亚各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打击。《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与中国对策》从改革“美元本位制”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为构建“复数基轴货币体系”,促进东亚货币同盟的发展作为目标来开展东亚货币金融
《货币银行学(第3版)》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体系等基本理论和知识,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金融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情况的介绍和分析。全书共分为十二章,各章配有知识库、本章小结、思考题和阅读资料等内容。《货币银行学(第3版)》通过案例和数据把金融学理论和金融
《2016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忠实记录人民币国际化历程,客观反映了人民币国际使用情况和人民币国际化相关改革及进展,以专栏的形式对人民币纳入SDR篮子货币、人民币国际使用新政策、人民币作为国际计价货币、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熊猫债)情况、跨境人民币试点业务等做了介绍,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发
本书从上自先秦时期我国最早的黄金铸币,下至清末宣统年间的“大清银币”,梳理了2000多年间中国金银币的发展演变历史。全书以中国传统钱币学实证研究为基础,贯之以西方货币学理论,主要围绕白银的货币化过程展开叙述,是一部颇具创新思想的货币史著作。而史话体的结构体例和行文风格,100多幅首次发表的珍贵图片,又使这部中国“金银币
《货币文化交流史话》以货币不仅是交换的媒介、价值的尺度,是文化的载体和历史的见证为研究视角,考察、梳理了中国古代货币文化对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影响,涵盖了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拓展、充实了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内涵,是一部颇具创新思想的中外关系史著作。而史话体的结构体例和行文风格,以及300多幅首次发表的珍贵图片,又使
《纸币史话》是货币史专家王永生副研究员撰写的“中国货币史话”四部系列作之一,《纸币史话》从汉武帝时发行的“白鹿皮币”和唐宪宗时期的“飞钱”谈起,梳理了中国古代纸币历经宋、金、元、明、清各朝的演变情况。全书以中国传统钱币学实证研究为基础,贯之以西方货币学理论,是一部颇具创新思想的货币史*作。而史话体的结构体例和行文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