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府职能定位应遵循“外生权力最小化与内生权力最大化”“双重保护与双重服从”“服务兜底”等三大原则。基层政府的核心职能在于提供丰富而具体的公共服务。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基层政府职能在于抑制或消除现代农业发展的阻碍因素、培育现代农业发展的促进因素。基层政府应在培育农业接班人、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组
推行“不见面审批”改革,既是落实中央“放管服”改革要求的重要体现,也是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江苏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其“不见面审批”是亮点之一。“不见面审批”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一次生动实践,树立了地方治理现代化的江苏样板,是
本书围绕理论和实践两条主线,对上海“一网通办”改革自提出至今的逻辑演进、实践探索、有效经验和未来发展作出了全面分析和梳理。从理论主线来说,本书对上海“一网通办”改革的源起、进展及目前已经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和提炼,从“一网通办”改革—政府自我革命与流程再造—智慧政府建设这条主线,为“一网通办”改革背后的深层次逻辑提供了理
本书共四章,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当代中国基层治理进行研究。第一章概述了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第二章论述了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理论研究,第三章讲述了中国基层治理的实践研究,第四章对中国基层治理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概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强调必须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干部的治理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集成工程,既要靠组织层面的教育引导、综合施策,也要靠干部个人的学习锻炼、自我修为。本书精选《人民日报》发表的以治理为主题的理论、评论文章,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国特色社会
本书是“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跟踪研究”大型课题的成果之一,立足东北地区的地方政府创新实践,对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创新机理分析、创新可持续性判断和创新实践展望,全方位描绘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创新图景,为理解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助力、阻力、效果、扩散和工具等具体问题提供了多维的理论解释。
本书通过对基础理论及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廓清“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各种目标表述都内涵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框架之中,“省直管县”体制内涵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机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本质是通过减少地方政府层级,改变投射在层级之上的权力与资源分配格局,实现“公共资源配置权下移、公共服务统筹权上移”,达到通过促进县域
《行动中的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实证研究》以政治心理学作为全书系列研究的切入视角,对中国“政治人”政治参与现状的影响机制、作用条件和功能表现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实证分析。《行动中的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实证研究》在对中国“政治人”政治参与现状影响因素的探索中,一方面对影响机制的中介因素及表现形态予以确认,另一方面对影
在经过系列调研后,本书课题组对基层人大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认为其做法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具有先进性,其经验包含着相当的理论含量,具有普遍性,其特点和机制具有可复制性。这有力推动了人大制度的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为此,我们力争通过“理论总结篇、实践经验篇”以及附录等3个部分的内容对于新时代基层人大改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体系,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制度设计与战略安排。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下,我们坚持全国一盘棋,打好防控总体战,疫